李世超(1904—1936)原名李云山,又名李恩顺、李英超、吴德禄。中国共产党在

史迹奇闻号 2025-08-11 04:04:34

李世超(1904—1936)原名李云山,又名李恩顺、李英超、吴德禄。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重要地下工作者和抗日英烈。[祈祷][祈祷][祈祷] 1904年生于吉林伊通县伊丹乡地主家庭。1918年考入长春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受五四运动影响,通过《新青年》等进步书刊接触新思想,立志救国。 1929年考入北平朝阳大学法律系,意图“以法治国”,但目睹官场腐败后幻想破灭。大学期间加入党的外围组织“革命互济会”,初步确立革命信仰。 原配病故后,将幼女托付妹妹,声明放弃家产“自食其力”;再婚妻子石正芳出身官宦世家,他坚持“不入赘”,彻底与封建家庭决裂。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吉林女师任教,借课堂讲述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故事,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培养进步青年。 1932年秋经吉林地下党负责人李维民介绍入党,起草揭露国民党不抵抗政策的宣传提纲,广泛散发,并负责发展“革命互济会”组织。 1933年3月任中共吉林特支书记,组织为磐石游击队募捐物资,通过吉海铁路秘密输送支援抗日根据地。 伪装成“老学究”,被学生戏称“大傻瓜”,实则以此隐蔽身份。他提出:“革命者必须善于隐藏,只要对革命有利,甘愿当傻子”。 1933年吉林特支遭破坏后转移至哈尔滨,深入码头工人中发展反日会。通过讲《水浒传》《说岳全传》启发工人觉悟,甚至动员20余名伪警察加入反日会。 1934年4月任中共满洲省委代理秘书长,负责交通与文件发行。妻子石正芳变卖遗产资助革命,提供3000元经费及交通支援。 1934年7月31日组织大规模工人“飞行集会”,公开抗议日伪统治,引发日伪当局震动。 1935年调任安东(今丹东)负责党的工作。1936年2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受尽酷刑拒不透露党组织机密。 1936年8月被秘密杀害,年仅32岁。就义前坚贞不屈,践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革命气节。 2014年入选民政部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名录。其事迹载入《中共吉林市党史人物》,成为东北抗联精神的重要象征。 李世超从地主家庭走向革命,体现了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中的觉醒与担当。他的故事是中共地下工作者在东北艰苦抗战的缩影,至今激励后人铭记历史,珍视和平。 #万能生活指南# #不忘先辈致敬先烈#

0 阅读:0
史迹奇闻号

史迹奇闻号

启航出发,探寻历史奇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