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7月,中国误击英国客机,美军为报复我军,派出12架战斗机在海南上空围剿中国两架战斗机,最终,中国战机敌众我寡被击落坠海牺牲,中国因此向被击落的英国客机赔偿37万英镑才了结此事。 1954年,海南岛,作为国防南大门,神经一直绷得紧紧的。因为对岸的老蒋时不时就派飞机过来骚扰,这背后的老板就是美国。所以,在海南岛上空,任何一架身份不明的大飞机,都可能意味着威胁。 那天早上,海南三亚的榆林军港上空起了大雾,能见度很差。雷达屏幕上突然跳出来一个大家伙,正朝着咱们的军港飞过来。地面指挥部心里一紧,立马命令空军第29团的两架拉-11战斗机起飞拦截。 拉-11,苏联二战末期的螺旋桨战斗机,连个像样的敌我识别系统都没有,全靠飞行员的一双肉眼去瞅。 飞行员赵铁英和高翔,都是打过仗的老手,驾驶着战机钻进云层。好不容易看清了目标,心里“咯噔”一下。那飞机,灰绿色的涂装,一副标准的美制军用运输机长相,机身上连个航空公司的LOGO都看不清。在那个年代,这种飞机大概率就是国民党空军的C-47运输机,经常来我们这儿搞事。 情况紧急,飞行员向地面报告:“发现大型轰炸机一架,判断为敌机!” 地面指挥部传来命令:“开火!” 两架拉-11果断发起攻击。几轮射击后,那架“轰炸机”拖着黑烟,一头扎向了大海。飞行员完成任务,返航。 可谁都没想到,这一下,捅了马蜂窝。 被击落的根本不是什么国民党轰炸机,而是英国国泰航空的一架DC-4客机,航班号VR-HEU。这飞机确实是军用运输机C-54改的,连涂装都没怎么换,但它确实是一架民航客机,正从曼谷飞往香港。机上18人,当场死了10个,其中还包括3名美国人。 事情一出,国际舆论瞬间就炸了。英国首先向我们提出最严厉的抗议。刚成立没几年的新中国,第一次面对这么棘手的外交危机。 周总理亲自过问,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马上调查。查清事实后,我们没有狡辩,没有推诿。章汉夫亲自给英国代办回信,承认这是我方在海南岛防卫巡逻时发生的误判,对这次不幸事件表示遗憾,并向死伤者及其亲属表示同情和慰问,同时表示愿意赔偿。 这个态度,在今天看来,依然是负责任的。英国人也相对务实,他们看中的是解决问题。双方很快就坐下来谈赔偿。 但有个国家,它不干了。谁?美国。 美国一看,机会来了!当时的美国国防部长威尔逊立刻下令,正在南海附近“溜达”的“菲律宾海”号和“大黄蜂”号两艘航空母舰,带着四十多艘战舰,气势汹汹地就开过来了。打着“人道主义救援”和“保护国际航线”的旗号,实际上就是想把事情闹大,最好能逼着中国动手,然后他们好“名正言顺”地开战。 英国人其实挺尴尬的,本来想跟中国私了,结果美国这个“大哥”非要出来主持“公道”。但英国人心里也清楚,真要跟着美国闹,自己也占不到便宜。所以,英国一边跟我们谈,一边对美国的军事行动保持了距离。 可美国等不及了。 误击事件发生三天后,我军那两架立了“功”也闯了“祸”的拉-11战斗机,再次升空执行巡逻任务。他们不知道,一张由美国航母编队织成的大网,已经在等着他们了。 美军航母上起飞了整整12架战斗机,包括性能远超拉-11的AD“空中侵略者”攻击机。在海南岛东部海域上空,12架美军战机将我们两架落后的螺旋桨战机团团围住。 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屠杀。 我们的飞行员在被数倍于己的强敌包围时,没有选择退缩。他们是军人,身后就是祖国的领空。但技术和数量上的巨大代差,是勇气无法弥补的。在美军密集的炮火下,两架拉-11战斗机很快就被凌空打爆,坠入茫茫南海,飞行员当场牺牲,尸骨无存。 击落我们的飞机后,美军还不解气,甚至对着海面上我军的护航炮艇进行扫射,造成我方人员伤亡。 我们向美国提出了最强烈的抗议,但换来的只是对方一句轻飘飘的“误会”,甚至反咬一口,说我们的飞行员先有“敌意动作”。 最终,这场风波是怎么了结的呢? 一方面,我们在军事上吃了大亏,但在外交上,我们保持了最大的克制和理智。我们绕开了寻衅滋事的美国,集中精力与英国谈判。最终,中国向英国政府和国泰航空公司总计赔偿了36.7万英镑,惩处了相关责任人,并承诺加强管理,避免类似事件重演。英国拿到了赔偿和面子,也就不再追究。 另一方面,美国虽然秀了肌肉,但在国际道义上输得一塌糊涂。它的算盘是想把英国拖下水,在南海制造一场局部战争,进一步围堵中国。但英国人不傻,不愿意当炮灰。其他国家也看得很清楚,这不过是美国在朝鲜战争没占到便宜后,又找了个新茬。眼看挑不起更大的事端,美军航母最后也只能灰溜溜地撤走了。 1954年的南海,天空是灰色的,充满了悲愤和无奈。2025年的南海,天空依然有阴云,但我们已经有了足够强大的力量来捍卫这片蓝天。
1954年7月,中国误击英国客机,美军为报复我军,派出12架战斗机在海南上空围剿
趣史小研究
2025-08-13 16:31:1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