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我经常点,几乎每周都吃,我知不知道贵呢?[送心] 作为西贝的老主顾,看到

小史善始善终 2025-10-02 11:48:39

西贝,我经常点,几乎每周都吃,我知不知道贵呢?[送心] 作为西贝的老主顾,看到最近关于预制菜的争议,想聊聊自己的真实消费体验。我大概一个月去三四次,每次人均消费在120到150元之间,常点的是黄馍馍、手工空心挂面和烤羊排。 先说价格,一份古法蒸馒头21元,羊肉串6串68元,烤羊排半斤158元,这个价位在西北菜系里确实偏高。我在附近的西北风味餐厅吃过,同样的羊肉串大概40元左右,差价接近七成。但西贝的门店装修、服务培训和明厨亮灶的展示,确实在成本投入上高于普通餐馆。 关于预制菜的争议,需要先搞清楚一个概念。今年六部门联合发布的通知明确指出,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属于预制菜范畴。预制菜特指经工业化预加工后的预包装菜肴,而中央厨房是把初加工环节统一完成,最后的熟制在门店进行。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回应时强调,他们的菜品都在门店完成最后的烹饪环节。比如羊肉可能在中央厨房完成切配和腌制,但烤制是在店里现做的。这跟超市买的速冻料理包加热就能吃,确实是两回事。 罗永浩提出的消费者知情权问题,我认为很有必要。如果餐厅能在菜单上标注清楚哪些环节在中央厨房完成,哪些在门店现做,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毕竟有人追求“锅气”,有人更在意稳定的口味和卫生标准。 说到卫生,最近西贝确实出了些负面新闻。有视频拍到员工用漏勺疏通下水道,这种操作显然不符合餐饮规范。不过我去的几家门店,后厨都是开放式的,能看到师傅戴着口罩手套在操作,碗筷消毒柜也都正常运转。 我之所以还会选择西贝,主要考虑三点。第一是带孩子吃饭时,他们的儿童餐做得比较用心,配有小碗小勺,粥和面食的温度控制得比较好。第二是食材溯源体系,虽然不能百分百验证,但至少在菜单上标注了羊肉产地和粮食来源。第三是口味稳定,不会出现这次咸那次淡的情况。 当然,这些优势是否值这个价,每个人判断标准不同。我有朋友觉得性价比不高,更愿意去社区里的小馆子,现炒现卖还便宜一半。也有朋友专门为了那口莜面栲栳栳跑去吃,说在别处吃不到这个味道。 对西贝的期待其实很具体,第一,把中央厨房的处理范围明确告知消费者,可以在菜单上用小图标标注。第二,加强门店卫生监管,开放后厨是好事,但得确保每个环节都经得起检查。第三,价格可以维持,但要让消费者清楚钱花在哪儿,是食材成本高,还是人工投入大,或是品牌溢价。 最后想说,选择餐厅本质上是在选择一种确定性。我愿意为西贝的稳定性和省心买单,但这个前提是透明度和品质保障。如果这两点做不到,消费者自然会用脚投票。市场上不缺餐厅,缺的是让人吃得明白、吃得放心的地方。   网友评论: “西贝的价格一直不便宜,但以前觉得现做、食材好,贵点也认了。现在发现很多菜是冷冻半成品,保质期动辄一两年,感觉智商被按在地上摩擦”。 “儿童餐里的西兰花保质期24个月,比我娃年纪还大,这‘新鲜’真是刷新认知”。 “老乡鸡把现做、半预制标得明明白白,大家照样买账。西贝要是大大方方说清楚,价格合理点,谁还会喷?” “这哪是自证清白,简直是自曝短板”。 “西贝这波操作,堪称‘灾难级公关教科书’”。 “餐饮透明化是趋势,糊弄消费者的时代早该结束了”。 “西贝老板说要起诉老罗,结果自己先改口道歉,这波反转比电视剧还精彩”。 互动提问: 如果你去餐厅吃饭,能接受预制菜吗?你觉得商家应该怎样标注才能让你放心?是明示“中央厨房配送”,还是直接标出菜品加工方式?来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0 阅读:4

猜你喜欢

小史善始善终

小史善始善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