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73年,女知青黄丽萍带着农村丈夫回宁波探亲,没曾想,当丈夫看到墙上挂

千浅挽星星 2025-10-08 20:41:43

[微风]1973年,女知青黄丽萍带着农村丈夫回宁波探亲,没曾想,当丈夫看到墙上挂着的照片时却吓得出了一身冷汗,随后便提出了离婚的要求!   黄丽萍原本的生活条件很好,她的父亲是立过很多战功的军方高级干部,家境优渥,但在 1969 年,她却不顾家人的反对,坚持去了北大荒插队。   她这么做,更像是想摆脱家庭背景带来的特殊身份,希望靠自己的努力,消除与生俱来的优越条件和普通人之间的差距。   在北大荒,她抛开了父辈的光环,用实际行动适应艰苦的生活,在这里,一个人的价值不再由家庭背景决定,而是看劳动能力。   她睡过冰冷的土炕,吃过粗糙难咽的窝头,在风沙中学会了割麦子、纳鞋底,她还用自己的知识帮助乡亲们,教大家科学育苗、制作坐垫,这时的她不再是 “部长的女儿”,而是乡亲们信任的 “小黄”。   黄丽萍对这种 “平等身份” 的坚持也体现在她的婚姻选择上,她看中了北大荒当地青年赵建国,赵建国读过初中,父母曾是下放的教书先生,黄丽萍欣赏的是他为人诚恳、做事勤快的品质。   为了让这段感情不被家庭背景影响,她刻意淡化自己的家世,只告诉赵建国 “父母是普通职工”,她想在北大荒建立一个和双方家庭背景都无关的、纯粹的小家庭。   但有些差距不是刻意回避就能消失的,1973 年赵建国和黄丽萍回娘家探亲,从进入宁波城、看到繁华的百货大楼开始,赵建国心里就有些不安。   到了岳父家,整洁的院落、岳父身上笔挺的中山装,每一样都在暗示着这个家庭和自己生活的世界完全不同。   直到他看到墙上那张标着 “华东野战军特等功臣”的照片时,这一幕彻底击垮了赵建国,他不仅感到震惊,还觉得自己被黄丽萍 “欺骗” 了。   同时也对自己的身份产生了怀疑,觉得自己 “配不上” 黄丽萍,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是不现实的。这种巨大的身份差距让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打击。   不过,黄丽萍没有让这份差距毁掉他们的家庭,在火车站,当赵建国准备带着儿子回北大荒、坚持要离婚时,黄丽萍紧紧拉住他,大声说出了心里话:“我当年嫁的是你赵建国这个人,不是你家那两间土坯房!”   这句话让赵建国从对 “身份差距” 的纠结中清醒了过来。   之后,他们不再刻意回避彼此的家庭差距,而是选择一起努力用共同的奋斗缩小差距,后来,赵建国当上了公社副社长,黄丽萍带领村里的妇女搞副业增加收入,他们还一起为村里添置了第一台拖拉机。   到了八十年代,知青开始大规模返城,黄丽萍却毫不犹豫地选择留在北大荒,这时的她早已把根扎在了这片土地上,和赵建国、和这里的生活紧紧连在了一起。   曾经他们住过的土坯房旧址上建起了现代化的粮食加工厂,家里也买了桑塔纳汽车,生活越来越好。   2015 年,75 岁的黄丽萍在接受采访时说,她在北大荒的这些年看到了 “六十年的好风景”,从来没有后悔过。   信源:【记忆】在新津当知青的劳动岁月 澎湃新闻  

0 阅读:1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