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彭德怀落难时,朱德说过一句公道话:“他打了最难打的仗,走了最难走的路,论

千浅挽星星 2025-10-08 20:41:43

[微风]彭德怀落难时,朱德说过一句公道话:“他打了最难打的仗,走了最难走的路,论艰苦卓绝无人能比。”朱老总说的都是实在话。   彭德怀的军事生涯几乎都是在逆境中展开的,他的过人之处在于,即便手中的条件非常有限,但面对极其艰巨的任务,他也能想办法取得胜利。 1940 年,他指挥百团大战时,我方战士有的还在用大刀、长矛,平均每人只有三五发子弹,伤员消毒甚至只能用盐水,即便如此,他依然敢带领这样的队伍,主动向日军的封锁线发起进攻。   十年后,他奔赴朝鲜战场,面对的是装备极其精良的美军,当时我方战士穿着单薄的衣服,在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中,只能吃冻得像石头一样的炒面,对手变了,但彭德怀 “条件艰苦仍敢打硬仗” 的处境却没有改变。   解放战争时期,他带领只有两万人的西北野战军,敢于和胡宗南的二十五万精锐部队周旋,用 “蘑菇战术” 拖垮了对方,这种敢打敢拼的劲头和长征时他率领部队拼死掩护中央纵队渡过湘江时的坚决,是完全一样的。   无论是井冈山根据地失守后去重建,还是皖南事变后去整顿新四军的混乱局面,每当革命遇到难关,他总是那个敢于站出来承担重任、解决问题的人。   在战场上和敌人硬拼考验的是勇气;而在身居高位或身处低谷时坚守原则,考验的是内心的坚定,彭德怀在原则问题上的 “坚韧”,比面对枪林弹雨更难能可贵。   建国后,他虽担任国防部长,但住的还是旧房子,用的也是旧家具,窗帘破了就让家人修补后继续用,后勤部门想给他换一辆好车,他直接拒绝说:“战士们坐什么车,我就坐什么车。”   毛泽东曾写下 “唯我彭大将军” 的诗句称赞他,他却拿起笔把诗句改成 “唯我英勇红军”,把功劳归给了整个部队,在他看来,权力意味着责任,荣誉属于集体,而不是个人。   而这种坚守原则的态度也贯穿了他的一生,大革命失败后,他放弃了国民党给予的高官厚禄,加入中国共产党,还把自己的薪饷全部捐了出去。   几十年后,他身处困境,有人劝他认个错来换取安稳生活,他却坚决拒绝,说 “不能为了自己舒服,丢了革命的良心”。   他常说自己是 “农民出身,不能忘本”,这种对自身身份的清醒认知是他坚守原则的根本,也是他内心坚定的根源。   彭德怀的 “艰苦卓绝” 不是凭空而来的,他的力量源于和士兵、百姓之间的紧密联系,他的坚韧说到底是为了保护他所热爱的士兵和百姓。   1947 年,部队在酷暑中穿越沙漠,他把自己仅有的救命水分给一个个口渴倒下的战士,自己的嘴唇却干裂流血,警卫员心疼他,他却说:“这时候一口水就能救一条命,我不能看着战士们送死。”   在朝鲜的矿洞指挥部里,他曾严厉制止警卫员推开挡路的熟睡战士,严肃地说:“你不爱护士兵,就没资格当干部!” 在他心里,士兵的生命和尊严比什么都重要。   这份对他人的关怀也延伸到了百姓身上,1943 年,太行山区遭遇大旱,他带头从自己的口粮中每天节省出三两米,用来救济受灾的百姓,自己则靠吃野菜充饥,他从来没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 “大将军”,始终认为自己是人民中的一员。   再回过头看朱德说的那句话,就能明白他之所以敢在当时站出来为彭德怀说话,是因为他看透了彭德怀这三种深入骨子里的 “坚韧特质”。   朱德维护的不只是一位老战友,更是 “实事求是” 的原则底线。  信源:【您贵姓】彭姓:横刀立马慷慨士 耕读传家奉献人——玉林新闻网

0 阅读:104

猜你喜欢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