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59年陈长捷被特赦后,周恩来问他有什么愿望,他表示希望可以回到上海和妻子团聚。不料,10年后,陈长捷在上海自杀,享年76岁。再十年后,上海市委为陈长捷举办了追悼会,骨灰被安置于上海革命公墓,也算有始有终了。 1949 年,当时的陈长捷担任天津城防司令,当上头“援军正在赶来,务必坚守天津”的电报传来时。 陈长捷相信了这份电报,带领 13 万部队把天津打造成防御坚固的阵地,并且拒绝了所有劝降要求,准备誓死守城。 然而,他等来了不是援军,而是解放军对天津发起的猛烈进攻,仅仅 29 个小时后,天津就被攻破,陈长捷被俘时手里还紧紧攥着电话,但电话那头已经没有任何声音,这份沉默让他觉得自己被背叛了。 不久后,陈长捷得知了一个让他崩溃的消息:就在他带领部队在天津拼死抵抗时,傅作义正在北平与解放军进行和平谈判。 他觉得自己像个笑话,傅作义成了起义功臣,而他陈长捷却成了战俘,他和 13 万部下仿佛成了傅作义获取好前程的垫脚石。 之后,陈长捷被关押在功德林监狱,在这里,白天他表现得像个 “模范犯人”,沉默地干重活,和杜聿明等人一起劳动,还认真撰写学习心得。 可到了晚上,一旦有人不小心提到 “傅作义” 三个字时,他内心的怨恨就会如泉涌般爆发出来。 1957 年,这种怨恨达到了顶峰,当时傅作义来监狱探望他,陈长捷一见到傅作义就情绪失控地冲向监狱的栅栏,用尽全身力气大喊,说这辈子都不会原谅傅作义。 那一刻,他不像一个战俘,更像一个被兄弟背叛、感到被全世界抛弃的人。 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国家特赦了一批战俘,陈长捷的名字就在特赦名单里,听到自己被特赦的消息时,陈长捷哭了,他感谢共产党和毛主席,而真正让他解开心中疙瘩的是出狱后周恩来总理请他吃的一顿饭。 饭桌上,周恩来总理不经意地聊起过去的事,他告诉陈长捷,1949 年北平刚解放时,傅作义就找到毛主席,说陈长捷是自己的 “生死兄弟”,希望能对陈长捷宽大处理。 1956 年开会时,傅作义还当众说自己其实也算半个战犯,和陈长捷的处境不过 “一步之差”。 这些话消除了陈长捷十年来的误解,原来,他恨了十年的傅作义一直在背后为他求情,支撑他度过监狱岁月的怨恨瞬间消失了,陈长捷泣不成声,他终于原谅了傅作义,也放下了对自己的折磨。 解开心里的包袱后,陈长捷回到上海和分别多年的妻子团聚,他在上海文史馆找了份工作,把自己的亲身经历整理成文字材料,日子过得平静而安稳。 可惜,这样平静的日子没有持续太久,1968 年,受当时环境影响,陈长捷再次面临冲击,这个刚刚从内心的痛苦中走出来的老人或许再也承受不住新的压力,最终选择了自杀。 直到 11 年后的 1979 年,上海市委为陈长捷举办了追悼会,肯定了他在抗日战争时期立下的功绩,也为他曲折的一生画上了一个迟来但正式的句号。 信源:澎湃新闻 解放天津前,刘亚楼如何故意让陈长捷“中计”?
[微风]1959年陈长捷被特赦后,周恩来问他有什么愿望,他表示希望可以回到上海和
千浅挽星星
2025-10-08 21:41:26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