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处决女婿欧阳伦前,马皇后亲自去天牢送饭,发现女婿囚服袖口里绣着三个字,她看完面如死灰,回宫后对朱元璋说:杀,必须杀。 明朝洪武年间的冬天,雪下得厚实,午门外的石板路早被积雪盖住,寒风卷着雪粒子往脖子里钻。 安庆公主裹着父亲当年赏的百鸟朝凤锦缎,跪在雪地里,膝盖压在冰碴子上,疼得直抽气。 眼泪刚掉下来就冻成了冰珠子,挂在脸上生疼。 她哭喊着:"父皇,欧阳伦是您的驸马,求您饶他一次!"宫门里静悄悄的,只有风拍打着朱红门柱,发出"哐哐"的响声。 朱元璋攥着一封奏书,指节捏得发白。奏疏上写得明白:欧阳伦当陕西布政使司参政那会儿,纵容家里的下人倒卖茶叶,还跟守关卡的官兵动了手。 锦衣卫查了好些日子,证据确凿,欧阳伦自己也脱不了干系。 要说这欧阳伦,当初可是朱元璋特意选的驸马。安庆公主的姐姐临安公主,嫁的是开国功臣李善长的儿子李祺。 后来李善长卷进胡惟庸谋反的案子里,李祺差点被砍头,最后发配到江浦。 朱元璋抱着小安庆直叹气:"我的女儿,可不能再嫁有权有势的人家了。"挑来选去,相中了庐州府的书生欧阳伦。 这小伙子家里穷,连聘礼都凑不齐,可读书用功,考中了功名。朱元璋觉得他踏实,不会仗势欺人。 结婚时,安庆的嫁妆装了十几车,苏州锦缎、东珠手串,件件金贵。 马皇后拉着她的手叮嘱:"你嫁的是读书人,得跟着他好好过。" 头几年,欧阳伦没让公主失望。天没亮就起来读书,冬天手冻得握不住笔,还是坚持批注经书。 安庆心疼,给他披件厚衣裳,他说:"陛下破格提携我,我得做出个样儿,不能让公主嫁个庸才。" 可权力和钱财最能迷人心。欧阳伦管着茶马贸易,这是朝廷和西北少数民族换马的大事,里头油水大。 家里的下人仗着主人的势,偷偷倒卖茶叶,还跟守关卡的官兵起了冲突。 告状的折子递到京城,朱元璋派锦衣卫一查,发现欧阳伦自己也默许了这些事。 朱元璋看完奏疏,气得摔了茶杯。他想起当年跟马皇后熬穷日子时,拍着胸脯说要给女儿找个踏实人。 可欧阳伦还是忘了本。他想找安庆公主说说,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国法是国法,皇帝也不能徇私。 安庆听说欧阳伦要被处死,疯了似的跑进宫。 她在奉天殿的汉白玉台阶上跪着哭:"父皇,他只是一时糊涂,您饶了他吧! 他要死了,我可怎么办?"朱元璋背着手在屋里来回走,雪片落在龙袍上,化了又结冰。最后他说:"你嫁的是皇家驸马,犯了国法就得受罚。" 欧阳伦被押去刑场那天,安庆没去。她坐在公主府的院子里,摸着东珠手串,想起父亲教她写字的样子。 小时候,父亲握着她的手,一笔一画写"公""正"两个字,说这是做人的根本。 后来,朱元璋把欧阳伦的家产充了公,却留下安庆的嫁妆,还让人送了封信:"国法无情,面对现实。" 安庆公主受了这打击,从此深居简出,守着那封信过完余生。晚年的朱元璋,有时会想起安庆跪在午门的样子。 他跟身边太监说:"我不是狠心,皇帝得守规矩。 今天饶了他,明天就有人敢犯更大的法。"可他也明白,这事成了安庆一辈子的痛。她再没嫁人,守着父亲的信,走完了六十年的岁月。 现在再看这段往事,有人觉得朱元璋绝情。 但对开国皇帝来说,国法比什么都重。他打破勋贵联姻的老规矩,想给女儿找个踏实人,最后没守住亲情。 可这件事传了几百年,人们都说他守住了皇帝的底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哪怕是公主的丈夫也不行。 安庆公主的墓碑很简单,只刻着"明安庆公主之墓"。 风刮过碑面,仿佛还能听见当年午门的哭声。但更让人记住的,是有些错必须认,有些规矩不能破。 就像朱元璋当年说的,国法无情,可这无情里,藏着对天下人最深的情义,要让老百姓知道,不管多大的官,多亲的人,犯了法都得受罚。
朱元璋处决女婿欧阳伦前,马皇后亲自去天牢送饭,发现女婿囚服袖口里绣着三个字,她看
史面的楚歌
2025-10-11 07:32:2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