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男子开皮卡车带家人到承德游玩,路过一片葱地,得知只要2毛1斤后,就花10

史面的楚歌 2025-10-12 06:33:34

北京,一男子开皮卡车带家人到承德游玩,路过一片葱地,得知只要2毛1斤后,就花100元买了500斤葱,走高速时,因拉有葱,免了107元的过路费,事后他以5元一捆的价格,还卖了300元,网友:太有做生意的头脑了! 信息来源:安徽广播电视台2025-10-09发布:国庆假期一家人开皮卡车旅游,百元购葱免过路费,转手卖了三百元 国庆假期,北京有位开皮卡的柴先生,带着家人去承德玩了一趟。 这一趟没多花冤枉钱,还顺道帮了农户,自己小赚了一笔,成了街坊邻居嘴里的“会过日子”的人。 柴先生一家早想趁国庆出门转转,选来选去定了承德。 那儿秋景好看,离家也不远,开车方便。考虑到要带行李,停车也省事,他特意开了家里的皮卡车。 出发前算费用时,柴先生有点犯愁。皮卡不算小型客车,国庆高速不免费,单程过路费就得107块,来回两百多。 他想着“能省点是点”,路上就留意着有没有能省钱的机会。 转机出现在返程路上。车子开过一片农田时,大片绿油油的葱地吸引了他的注意。 地里几个农户正弯腰收葱,旁边立着小牌子写着“大葱2毛1斤”。 柴先生愣住了,北京超市里的大葱最少5块一斤,这儿的价格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他停下车凑过去问,农户叹着气说,今年葱长得好,收购商拼命压价,2毛一斤都没人要。 再放几天就烂地里了,不如便宜点赶紧卖。柴先生捏了捏葱,葱白粗实,葱叶鲜绿,品相一点不比超市差。 他绕到皮卡后斗看了看,心里盘算:后斗深半米多,宽能摆两排葱,500斤应该装得下。 摸出100块递过去时,还特意叮嘱农户“码整齐些,别蹭坏葱叶”。 妻子在旁边看着葱堆渐渐高过护栏,直念叨“三口人吃到明年也吃不完”。 柴先生没接话,反而帮着把歪了的葱捆扶直:“放心,这些葱用得上。” 到了高速收费站,工作人员拿着平板过来,听说葱是承德农户卖的,绕到后斗边核对。 用手电筒照了照,看葱叶没蔫、葱白紧实,又对着平板里的《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看了看,大概量了量葱堆占后斗的比例,最后说“占比超80%,符合政策”。 扫完行驶证、拍完照,栏杆抬了起来。妻子这才反应过来:“原来你是早想着用葱免过路费!这107块省得巧。” 回到北京已是傍晚,柴先生把车停进车库,翻出阳台的黄麻绳,搬了个小马扎坐下来分葱。 先把边缘蔫了的葱叶掐掉,再按葱白粗细分成小堆,每9斤捆一捆,绳子系得不松不紧,既不散也不勒坏葱皮。 第二天一大早,他去家附近的便民早市,花10块钱办了临时摊位证,用硬纸板写了“承德农家鲜葱,5元一捆”立在旁边。 一开始还担心外地葱没人要,没想到因为新鲜便宜,不一会儿就全卖完了。 晚上算账,卖葱赚了300块。除去买葱的100块和摊位费10块,再加上免掉的107块过路费,这一趟不仅没花钱,还净赚了两百多。车库里还剩几十斤葱,够自家吃一阵子。 这事被朋友知道了,拍了分葱、卖葱的照片发到网上,大伙儿纷纷点赞。有人说他“会用政策”,有人夸他“帮了农户”,更多人觉得“这才是过日子的智慧”。 其实这500斤大葱,不只是柴先生的“算账心思”。 他看见农户急着卖葱,顺手帮了一把;遵守高速免费政策的同时,也让自己省了钱; 最后把葱卖给邻居,让大伙儿都吃到了新鲜的承德大葱。这一趟出行,农户的葱有了销路,自己没多花钱,邻里还得了实惠。 生活里的智慧,不全是盯着眼前那点小利。看见别人的难处搭把手,守规矩的同时找机会,把一件事变成大家都受益的事,这样的日子,比单纯省钱赚钱更有滋味。

0 阅读:590

评论列表

东北偏北

东北偏北

1
2025-10-12 07:20

真能编,上点心行吗?九斤一捆,顶多也就五十多捆,卖5块,你能挣300?

史面的楚歌

史面的楚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