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8年,病得奄奄一息的朱元璋,问3岁的宝庆公主:孩子,你说父皇的病,还能好吗

史面的楚歌 2025-10-11 07:32:31

1398年,病得奄奄一息的朱元璋,问3岁的宝庆公主:孩子,你说父皇的病,还能好吗?一旁的张美人被吓得脸色发白。没想到,公主的回答,让她的生母张美人,成了朱元璋死后,他唯一幸存的女人。 1398年夏天,南京皇宫的蝉鸣都透着股子焦躁。 六十一岁的朱元璋躺在龙床上,汤药喝了一碗又一碗,身子骨还是像晒蔫的庄稼,一天比一天没精神。 后宫里的妃子们都跟踩在棉花上似的,走路都没个准头。 老皇帝早年立过规矩,他要是走了,得选些妃子殉葬。名单没公布,可谁都能闻见那股子危险的味道。 最愁的就是张美人。她出身不高,模样在后宫也不算拔尖,好几年前得了圣宠,生下小女儿宝庆,这才算在宫里有了一点依靠。 可宝庆都快三岁了,见着朱元璋的次数扳着手指头都数得过来。 张美人心里直打鼓:要是皇上把她娘俩忘了,往后在这深宫里可怎么立足? 她想着,趁皇上病着,或许该带宝庆去探探病。老人病重时最心软,说不定能博个贤良的名声。 这天下午,她抱着宝庆到了朱元璋寝宫。 一进门,满屋子宫女都跪在地上,头埋得低低的。小宝庆哪懂这些,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盯着床上的人。 朱元璋半靠在床头,脸色蜡黄,眼窝凹得吓人。 他看见小女儿,招了招手:“过来,让朕瞧瞧。”宝庆摇摇晃晃走过去,一点都不认生。 朱元璋伸出枯瘦的手摸了摸她的小脸,突然问:“宝庆啊,你说父皇这病,还能好吗?” 这话一出口,张美人腿都软了。说好了怕皇上嫌哄他,说不好又像咒他。 可三岁娃哪懂这些?歪着脑袋想了想,脆生生说:“能好!就像宝庆生病时那样,娘说睡一觉,醒了就没事了。” 朱元璋愣住了,脸上的皱纹慢慢舒展开,竟笑了。他把宝庆抱进怀里:“那父皇要快点好,陪我的宝庆长大。” 谁能想到,就是这句奶声奶气的话,救了张美人娘俩的命。 没几天,朱元璋就走了。宫里顿时哭成一片,最惨的是被列进殉葬名单的三十八个妃子、十多个宫女,哭着被拉去自尽。 张美人抱着宝庆缩在角落,眼泪止不住地流,她知道,自己和女儿能活下来,全是托了宝庆的福。 新皇帝朱允炆即位,对这位小姑姑倒是不错,吃的用的都挑最好的。 宝庆就这么在奶奶的疼爱、爹爹的余荫里,过了几年安稳日子。 可安稳日子没持续多久。朱元璋的四儿子朱棣,当年装疯卖傻藏住锋芒,这会儿羽翼丰满了,挥师进了南京城。 他手段狠辣,跟当年的朱元璋一个样,建文帝的旧臣杀的杀、贬的贬,宫里人都提心吊胆。 宝庆才八岁,虽不懂朝堂上的事,却也能感觉到气氛不对。 她和朱棣没什么交情,一个在深宫长大,一个常年在外打仗,平时见不着几面。她偷偷问娘:“他会杀我吗?” 张美人也慌,可日子还得过。没想到朱棣进京后,竟派人多次问公主府缺不缺东西。 他还特意让发妻徐皇后亲自教养宝庆。徐皇后是个慈和的人,教她读书写字,教她待人接物。宝庆出落得更水灵了,说话做事都透着股子机灵劲儿。 宝庆到了婚嫁年纪,朱棣亲自过问:“找个靠谱的,别委屈了我妹妹。” 最后挑了个千户赵晖,嫁妆给得比别的公主多十倍。出嫁那天,朱棣还让太子朱高炽一路护送,又大赦天下,排场大得很。 后来宝庆公主活了大岁数,成了朱元璋十六个女儿里结局最好的一个。 张美人总跟她说:“你小时候一句话,救了咱们娘俩。”宝庆似懂非懂,却记了一辈子。 宫里老人闲聊时总说,这世上最厉害的不是刀剑权谋,是一颗纯粹的心。 宝庆那句“睡一觉就好”,没有算计,没有讨好,就是一个孩子对爷爷最真的盼头。 就是这份盼头,让铁血的皇帝软了心肠,让狠辣的叔叔多了份温情。 有些东西,比权力更长久。就像孩子的笑,就像母亲的护犊子,就像陌生人偶尔的善意。它们藏在岁月里,悄悄改变着一些人的命运。

0 阅读:55

评论列表

jim

jim

3
2025-10-11 18:42

小编一派胡言,公主不是朱元璋的女儿吗?怎么成了爷爷呢?明皇朱元璋七十一岁驾崩!

有壹說一

有壹說一

1
2025-10-11 18:48

宝庆那句“睡一觉就好”,没有算计,没有讨好,就是一个孩子对 “爷爷” 最真的盼头

史面的楚歌

史面的楚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