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开始“选人”了!很多人还在盯着国民党下一届主席的人选,以为那才是关键。错!从

烟雨评社 2025-10-13 09:46:30

大陆开始“选人”了!很多人还在盯着国民党下一届主席的人选,以为那才是关键。错!从洪秀柱受邀出席阅兵,到如今苑举正、周锡玮亮相“重庆·台湾周”,其实我们早就用一封封正式邀请函,告诉了大家谁才是我们真正想对话、愿意长期合作的人。   洪秀柱,这位前国民党主席是真硬气。2016 年她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时,敢在台面上拍着桌子喊 "两岸同属一中,必然统一",说 "反对'台独'是底线,没有任何模糊空间",这份决绝在当时的国民党里太少见了。 9 月初的抗战胜利 80 周年纪念活动上,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她不仅受邀观礼九三阅兵,还坐在靠前的位置,亲眼见证了气宇轩昂的受阅队伍走过天安门广场。 事后她坦言,看到那些先进军备和士兵们的姿态,真切感受到身为炎黄子孙的骄傲,这种骄傲无关党派,只关乎民族记忆。要知道,她来之前,岛内绿营就放话要 “找麻烦”,甚至有 “回来就抓” 的威胁,可她还是来了,只为那句 “铭记历史、团结民族,捍卫和平、复兴中华” 的心声。 大陆邀请洪秀柱,看重的正是这份在复杂环境里坚守的民族立场。她在纪念馆里明确说,抗战不是哪一派的专属记忆,是两岸中国人共有的伤痛与荣光,台湾正是因抗战胜利才得以光复,这份历史根基容不得淡化。 面对民进党 “违反条例” 的无端指责,她一句 “纪念先烈要经民进党批准吗” 的反问,更是戳破了刻意切割两岸历史的虚伪说辞。这种不回避、不妥协的态度,远比国民党内部摇摆不定的表态更有分量。 没过多久,第十七届 “重庆・台湾周” 上出现的两张面孔,再次印证了大陆的 “选人” 逻辑。台湾大学教授苑举正和旺旺集团副董事长周锡玮的亮相,把交流的重心从政治高层延伸到了学界与业界。 苑举正一开口就点出重庆的战略潜力,认为西南地区的发展不仅有商业价值,更能成为两岸融合的重要支点。他之前就公开说过 “怕就不要来,来了就不要怕”,这份对两岸交流的坦荡,正是大陆愿意对接的态度。 周锡玮则从民生角度提了实在建议,希望增加两岸航班,让台湾同胞来大陆投资生活时能更便捷,真正体会到 “中国人一家亲” 的温度。 这恰好呼应了 “重庆・台湾周”“融合发展 共创未来” 的主题,毕竟两岸关系落到实处,终究是民生的联结、经济的协作。重庆作为台资西进的重要目的地,从 2009 年首届台湾周举办至今,早已用一个个落地的台资项目证明,真心实意推动融合的人,永远有合作的舞台。 这些邀请绝非随机之举,背后是清晰的标准:是否认同民族历史,是否真心推动融合,是否敢于对抗 “台独” 叙事。反观国民党,洪秀柱观礼时,党内有人急于划清界限,说她 “不能代表国民党”,这种怕被贴上 “红” 标签的自保姿态,反而让自身分量不断减轻。 而奉化代表团近期以体育为媒赴台交流,从日月潭泳渡活动谈到青少年体育合作,从文化地标参访聊到基层治理对接,这种民间层面的深度互动,更说明两岸融合的主角从来不止于政党高层。 大陆的邀请函从来不是给 “特定党派” 的通行证,而是给 “特定立场” 的入场券。洪秀柱的历史坚守,苑举正的理性发声,周锡玮的民生视角,还有那些在奉化与台湾之间搭建体育、文化桥梁的基层代表,他们或许没有政党主席的头衔,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是 “愿意长期合作的人”。 现在再看两岸互动的脉络就很清晰了:比起紧盯国民党主席人选猜来猜去,不如看看谁能顶住压力赴一场历史之约,谁能放下分歧谈一次务实合作。这些被邀请函选中的人,正在用行动编织起比政治博弈更坚韧的两岸联结。 大陆通过邀请他们参与各类高规格活动,其实是在构建一张长期的合作网络,而不是等到某个政党一届执政期才着手。 信源:上游新闻——现场签约32.85亿元!第十七届“重庆·台湾周”开幕

0 阅读:0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