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土匪黑七提出要与红军单挑,何子友去迎战,她对黑七说:“比武如果我赢了,红军自由通过。”,黑七一看是个黄毛丫头,不屑地说:“没问题”。他不知道的是,这何子友可不是一般的“黄毛丫头”。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5年的川康交界处,红军队伍押运着物资和伤员,正沿着狭窄的山道艰难前行,这支队伍刚刚经历了一场激战,战士们疲惫不堪,伤员需要尽快转移,任务十分紧迫。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前方突然出现了一群荷枪实弹的土匪,为首的叫黑七,此人膀阔腰圆,脸上一道刀疤格外显眼,他带着手下挡住了红军的必经之路,开口就要收买路钱。 当时的情况对红军很不利,硬拼吧,队伍里有伤员,而且弹药也不充足,打起来必然会造成重大伤亡,还会耽误转移时机,退让吧,红军又不能向土匪妥协,这关系到革命队伍的威信。 就在大家为难的时候,一个身材瘦小的女战士从队伍里走了出来,她叫何子友,是妇女独立团的侦察排长。 何子友站在黑七面前,神情沉着地说,咱们比武,如果我赢了,你们就让红军自由通过,黑七打量着眼前这个扎着麻花辫、穿着军装的姑娘,忍不住笑出了声。 在他看来,这就是个黄毛丫头,估计连刀都拿不稳,居然还敢提出单挑,他痛快地答应了,心想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乐子,打赢一个小姑娘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 黑七万万没想到,自己这次真是看走了眼,何子友虽然看着瘦弱,却有一身真功夫,她十岁那年被送到景武拳房当杂工,那里聚集着不少退役镖师和前清护卫,个个身怀绝技。 拳房的总教习李德源是武当太和门的传人,发现何子友有过目不忘的习武天赋,就破格收她为义女,把自己的绝活倾囊相授。 何子友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练功,打桩、走步、握石锁,一练就是十几年,手掌上磨出的老茧比男人还厚,她学的是排五毒殛手,这门功夫讲究借力打力,以巧破强,点穴功夫更是精准狠辣。 比武开始后,黑七仗着自己力气大,挥拳就朝何子友打去,拳风呼呼作响,何子友脚步轻盈,轻松躲开了他的攻势,同时右掌顺着黑七的手臂滑过去,手指在他肘弯处轻轻一点。 黑七立刻感觉手臂发麻,使不上劲,他还想变招,何子友已经脚尖一探,踢中了他的膝弯,黑七半个身子一软就跪了下去。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何子友又一掌切在他手腕上,清脆的响声中,黑七的刀掉在了地上,整个人疼得脸色发白。 这场比武前后不到一分钟就结束了,黑七还想挣扎着扑上来,被何子友一股内力顶得连退好几步,重重摔在地上。 周围的土匪们都看呆了,他们的头目就这样被一个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姑娘给制服了,黑七捂着手腕,额头冷汗直冒,只能低头认输,他的手下不敢再拦,纷纷让开了道路。 红军队伍顺利通过,还从土匪那里缴获了十几支步枪和两箱子弹,这件事很快在红军队伍里传开了,大家都知道何子友功夫好,但没想到她能在关键时刻凭一己之力化解危机。 何子友自己倒是很平静,她觉得这只是把平时练的东西用上了而已,她参加红军是因为父亲被反动派杀害,带着满腔仇恨和一身武艺投身革命。 在部队里,她不光自己能打,还把复杂的武当功夫简化成实用的格斗术,教给女战士们怎么在近身拼杀中保护自己。 那个年代的女战士,面对的困难比男兵更多,体力不如人,武器也少,但她们必须学会在战场上生存下来。 何子友教的那套短打搏杀术,让很多女兵在后来的战斗中保住了性命,也救下了不少伤员,到了1936年西路军西征的时候,何子友又带着十几个女战士掩护伤员突围,被马家军骑兵围住。 敌人看她们是女兵,满脸轻蔑,结果何子友抓住对方大意的机会,击中战马要害,夺刀杀了敌军头目,硬是带着队伍冲了出来。 建国以后,何子友主动退役,去接管工厂搞生产建设,她把所有勋章都捐给了博物馆,自己只留了一张年轻时扛着大刀的照片。 有人问她为什么不多讲讲自己的事迹,她总说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做的都是应该做的,她活到103岁,直到百岁那年还能跟武术传人切磋几招,掌法依然稳健有力。 回头看那场山口比武,黑七输就输在看人看表面,他觉得一个女孩子不可能有什么本事,殊不知真正厉害的人从来不在乎别人怎么看。 何子友用自己的实力证明,所谓的黄毛丫头,也能凭一身本领为整支队伍打开生路,这种不服输的劲头,正是那个年代革命者身上最可贵的品质。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文汇报——她敢与许世友比武,是身怀武当“神化五毒雷电殛手”等绝技的女红军……
1935年,土匪黑七提出要与红军单挑,何子友去迎战,她对黑七说:“比武如果我赢了
如梦菲记
2025-10-13 15:47:33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