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杀害我党300多条人命的杨虎,登上了天安门,参加开国大礼,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是,在1959年他又被判了死刑,这是为何?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9年10月1日那天,天安门广场上人山人海,礼炮声震耳欲聋,在观礼台上,站着一个神情复杂的中年男人,他叫杨虎,谁也想不到,这个正在见证新中国诞生的人,22年前曾在上海的街头巷尾制造了一场血腥屠杀。 杨虎原本叫胡德顺,1889年出生在安徽宁国的穷苦人家,因为家里实在养不起,被卖给杨家当了养子,这样的出身让他从小就明白一个道理: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1906年,他进了南京将弁学堂学军事,顺便加入了同盟会,辛亥革命那年,他带队攻打南京立了功,之后的二次革命、反袁起义、北伐战争,杨虎都有参与,在国民党内部慢慢混出了名堂。 1927年4月,杨虎当上了上海警备司令,那时候国共正在闹分裂,蒋介石决定动手清党,杨虎二话不说就站队了,他联络青帮的杜月笙、黄金荣,组织了一支叫共进会的打手队伍。 4月12日凌晨,他下令部队冲进上海总工会纠察队驻地,抓人的抓人,杀人的杀人,短短三天时间,300多名共产党人和工人倒在血泊中。 这些人里有学生,有工人,有地下党员,他们连审讯的机会都没有,这场屠杀让杨虎升了官,当上了国民党中将,他在上海呼风唤雨,和帮会势力打得火热,生意场上也是左右逢源,可他的政治野心太大,几次挑战蒋介石权威。 最终,他被踢出核心圈子,只剩下一个监察委员的空头衔,抗战爆发后,他被调到重庆,远离权力中心,在那段时间里,他看着国民党越来越腐败,心里大概也在盘算自己的后路。 1949年春天,解放军准备进上海,蒋介石下令暗杀几个民主人士,点名要除掉张澜、罗隆基这些人。 杨虎接到命令后没有执行,反而悄悄把这些人转移到了安全地方,这个动作救了他自己一命,共产党知道这事后,没有立刻清算他的旧账,而是把他列为统战对象,他们让他飞到北平,给他配了秘书和专车,每月发生活费。 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那一刻,杨虎心里五味杂陈,他觉得自己立了功,理应得到重用,可现实是,他只拿到了一个顾问的虚职,什么实权都没有。 他看着以前的部下现在一个个位高权重,自己却像个摆设,这种落差让他越想越不甘心,1955年,杨虎的儿子杨秉璋从台湾回来探亲,父子俩关上门密谈了很久,之后杨虎开始写信,通过各种渠道往外传消息。 他给台湾写信,表忠心说愿意帮忙;他还联系日本那边的旧关系,说自己在北京还有旧部可以策应“反攻大陆”,他大概觉得自己还有翻盘的机会,忘了这时候的共产党早就不是1927年那样好对付的了。 1958年,杨虎寄往日本的一封密信在边境被截获,公安部长罗瑞卿看到内容后立刻下令调查,虽然信不是杨虎亲笔写的,但经过鉴定确认是他口述、秘书代笔的,证据摆在眼前,杨虎被抓了。 法庭上,杨虎还想狡辩,说自己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不知道信里写了什么,但人证物证俱在,这种借口根本站不住脚,法院最终判他叛国罪,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后来改成无期徒刑,1966年,杨虎在北京复兴医院病死。 杨虎的一生跌宕起伏,结局却充满讽刺,他年轻时也算是革命者,可为了往上爬,他选择了用别人的鲜血铺路,新中国给了他重新做人的机会,他却还惦记着过去的权势和地位。 从天安门城楼到死刑判决,中间只隔了十年,这十年里,他没搞明白一个道理:历史不会因为你做了一件好事,就抹掉你过去犯的罪,人可以改变,但改变得拿出真心实意,而不是一边接受恩惠,一边盘算着背叛。 杨虎这辈子算计来算计去,最后算进了死胡同,他的人生轨迹提醒我们,选择站在哪一边,不是看当下的利益,而是要看清历史的方向,有些账,早晚都要还的。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西陆网——“蒋介石拜把兄弟……”
别再以讹传讹了!吴石将军的党籍,藏在“虎穴忠魂”里随着《沉默的荣耀》持续热
【3评论】【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