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 马斯克突然宣布了! 10月13日,埃隆·马斯克官宣了其巨硬(MACR

破晓培世 2025-10-13 23:05:22

万万没想到 马斯克突然宣布了! 10月13日,埃隆·马斯克官宣了其巨硬(MACROHARD)项目的最新进展,项目名称被巨大地喷涂在孟菲斯的Colossus II超级计算集群屋顶上,他甚至宣称字体大到从太空都能看到。 ​这个目标宏大的项目,旨在创建一家除了不直接制造物理物体之外、能够“做任何事情”的AI软件公司。这也标志着一场全新的“星球大战”式科技竞赛已经打响。 先不说项目本身,单看马斯克这宣传方式就够热闹的。把项目名喷在超级计算机屋顶,还说从太空能看见,这操作像极了小时候在作业本上用最大号字体写自己名字,就怕别人注意不到。要知道太空看地球表面的东西,得多大尺寸才够?之前国际空间站拍地球城市,也就只能看清大型建筑轮廓,一个屋顶的字体想被太空看到,要么是吹得有点过头,要么就是纯粹为了博眼球——毕竟马斯克最擅长的,就是用夸张的噱头把大家的目光都吸引过来。 再说说“除了不造物理物体,能做任何事”这个目标,听着就跟说“我除了不吃饭,啥都能干”一样不切实际。现在的AI连准确识别一张模糊的照片都偶尔出错,要做到“做任何事”,先不说技术上差着多少个量级,光是“任何事”的边界就没法定义。比如用户让AI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它能真的调动资源去种树、减排吗?再比如让AI帮人解决家庭矛盾,它能像真人一样理解复杂的情感和人际关系吗?这种把目标定得无限大的说法,更像是画了个饼,先把行业和资本的注意力拉过来,至于能不能实现,好像暂时没人追问。 还有这场“星球大战”式的科技竞赛,听着挺热血,可背后藏着的问题也不少。当年美国搞“星球大战”计划,最后很多项目因为技术不达标、资金浪费严重不了了之。现在AI领域的竞赛也有点这个意思,各大公司都想着抢占“全能AI”的名头,疯狂砸钱建超级计算机、招研发团队,却很少有人冷静下来想:我们真的需要“能做任何事”的AI吗?这种AI一旦出现,会不会抢了更多人的工作?比如现在已经有AI能写文案、做设计,要是再能处理行政、医疗咨询这些工作,大量普通劳动者该怎么办?而且AI的安全问题也没解决,万一“全能AI”出现漏洞,被人用来做坏事,后果谁来承担?马斯克只提竞赛,却避而不谈这些风险,难免让人觉得有点不负责任。 再看看Colossus II超级计算集群,光屋顶喷个大名字可没用,真正能支撑“全能AI”的,是底层的芯片技术、算法模型和数据资源。现在全球芯片供应都还紧张,高端AI芯片更是供不应求,马斯克就算建了超级计算机,能不能稳定获取足够的芯片还是个问题。而且算法方面,目前最先进的AI模型也只能在特定领域发挥作用,想做到“全能”,得突破多少技术瓶颈?这些实际困难,在“太空可见的项目名”和“星球大战式竞赛”的宣传里,全都被掩盖了。 更有意思的是,马斯克之前搞过不少宏大的项目,比如火星移民、超高速隧道,有些项目喊了好几年,进展却远不如预期。这次的巨硬项目,会不会重蹈覆辙?毕竟“画饼”容易,“烙饼”难,尤其是在AI领域,技术迭代快,不确定性高,今天喊着要做“全能AI”,明天可能就因为某个技术难题卡壳半年。而且马斯克旗下还有特斯拉、SpaceX等一堆公司,精力能不能集中在巨硬项目上,也是个未知数——就像一个人同时开着好几家店,还想每家店都做到行业第一,难度可想而知。 说到底,科技发展需要野心,但更需要脚踏实地。想搞AI创新是好事,可不能只靠夸张的宣传和宏大的口号吸引关注,更应该把精力放在解决实际技术问题、考虑社会影响上。如果只是为了在竞赛中抢占先机,就把目标定得天花乱坠,最后不仅实现不了,还可能浪费大量资源,甚至给行业带来不良影响。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马斯克 埃罗尔.马斯克 马斯克ai智能 马斯克AI计划 马斯克AI团队 马斯克资产 马斯克开刀

0 阅读:0
破晓培世

破晓培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