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德韦杰夫放狠话:美国若送“战斧”,俄罗斯真会动核? 10月13日,如果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后果将会非常严重,尤其针对特朗普本人。 “战斧”最大射程达1600公里,可覆盖莫斯科,直接触碰俄罗斯安全红线,俄罗斯绝不会坐视不管。目前有人认为乌克兰缺乏该导弹的发射平台,但若美国通过北约输送,局势将更复杂。 此前俄罗斯已在2025年5月前调整核威慑政策,明确国家安全受威胁时可能动用核力量。而特朗普对乌援助态度反复,曾提及停止援助,如今又表示可能提供远程导弹。 先说说“战斧”这导弹,听着1600公里射程挺吓人,能打到莫斯科确实不是闹着玩,但乌克兰手里没家伙发射啊。就像给一个没学过开车的人递了把车钥匙,他连方向盘都摸不明白,导弹再厉害也没法用。可要是美国通过北约帮忙呢?比如让波兰或者罗马尼亚这些邻国提供发射平台,那性质就变了——等于北约直接掺和进来,俄罗斯眼里这就是“集体挑衅”,之前画的安全红线可不就被踩破了。 再看梅德韦杰夫这话,特意点出“针对特朗普本人”,这就有意思了。一般国家间的警告都是对着政府或者机构,很少直接点名某个领导人。是真的针对特朗普个人,还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施压?毕竟特朗普对乌援助的态度比翻书还快,前阵子还说要停掉援助,现在又松口给远程导弹,这种反复让俄罗斯摸不透,干脆直接把话说死,断了他“试探红线”的念头。但这种点名警告也有风险,万一真激化了矛盾,后续连个缓冲的余地都没有,两边只能硬刚。 还有俄罗斯那核威慑政策,2025年5月前就调整过,说国家安全受威胁时可能用核力量。这话听着挺唬人,但得琢磨琢磨“国家安全受威胁”的标准是谁定的。要是“战斧”真送到乌克兰,俄罗斯说这威胁到本土安全了,算不算数?国际上可没统一答案。而且核武器这东西,更多是“威慑”,真要用起来,谁都没好果子吃。俄罗斯大概率是想用核威慑逼美国收手,但万一美国不当回事,或者误判了俄罗斯的底线,局势很可能往失控的方向走——毕竟两个核大国之间,任何一点误判都可能酿成大错。 再说说特朗普的态度,一会儿要停援助,一会儿又要给“战斧”,这种反复不光让乌克兰心里没底,也让俄罗斯觉得“摸不准美国的真实意图”。为什么会反复?可能是美国国内的政治博弈——共和党和民主党对乌政策有分歧,特朗普作为共和党人,既想显示对盟友的支持,又不想让美国陷得太深,所以才会左右摇摆。但这种摇摆对局势一点好处都没有,乌克兰等着武器救命,俄罗斯盯着美国的动作,特朗普这边迟迟定不下调,只会让两边的紧张感越来越强,反而增加了冲突升级的风险。 还有人说“就算美国给了导弹,乌克兰也未必敢用”,这话也有道理。真把导弹打到莫斯科,那等于直接把俄罗斯惹毛了,乌克兰自己能不能扛住俄罗斯的报复都是个问题。但话又说回来,要是乌克兰被逼到绝路,比如前线战事吃紧,或者本土遭到大规模轰炸,谁也说不准会不会冒险用这导弹反击。到时候美国就算想拉架,恐怕也来不及——毕竟导弹是美国给的,俄罗斯肯定会把账算在美国头上,到时候局势就不是“美俄博弈”,而是直接对峙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战斧导弹 战斧式导弹 梅德韦杰杰夫
就在刚刚美国正式向俄罗斯发出威胁10月14日,美国国防公司Oshkosh正式
【32评论】【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