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毫无专业背景的周恩来,发明了一套电台密码系统,国民党密码破译第一高手黄季弼,带了一群高手绞尽脑汁却始终无法破译! 1930年11月,设在香港的中央底下无线电台遭受破坏,当时我们的电台密码十分简单,敌人通过上下文结合就能拦截电报的内容,在底下无线电台被查获后敌人还掌握了我们的电台密码甚至还发报进行挑衅称:你们的朋友很好,只不过现在在监狱里。 周恩来听到这个消息后下定决心,一定要制造一个让敌人无法破解的密码系统,但是周恩来并没有这个专业的背景知识,于是他就开始大量的查阅书籍,终于他发现在1894年,日本情报官拿着一份依旧被破译的电报冷冷的笑着。 当时清廷驻日公使汪凤藻使用的密码本在日军眼里犹如一层透明的玻璃,这个密码的泄露让李鸿章悲叹道:连一介倭寇都能知道我的真实和虚假,这时周恩来发现了密码的规律他顿时有了灵感。 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数学公式与汉字偏旁互相交织在一起,苏联密码专家波波夫留下来的算式也被他反复推演,不同于传统的密报,他创造的“豪密”引入了三重保险,周恩来的聪明机智不禁让人佩服啊。 其实“豪密”的原理很简单,简单来讲就算发报方和收报方都需要拿着一本完全相同的书,而这本书那就是密码本,在发报方发送电报的时候并不是直接发送内容,而是发送一组代表书中特定位置的数字。 这串数字就代表书中的第几页第几行第几个字,这样想就算电报被截获了敌人也想不出这个是什么东西,他们得到的只不过是一串毫无用处的数字,1931年,任弼时率领中央代表团前往中央区域。 周恩来讲“豪密”的密码本交给了任弼时,后来,周恩来在上海用“豪密”发了第一份电报:“任弼时是否顺利抵达苏区?”苏区回答道:“顺利抵达了”,这是“豪密”的第一次使用,也给了后面毛主席使用这台密码指挥千军万马做了个好开头。 国民党得知此消息后开始破解“豪密”,他们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蒋介石亲自下令要求国民党破译第一高手黄季弼组织人手开始破译“豪密”,潜伏在国民党的张露萍小姐曾亲眼目睹他们的专家连续破译了七十二个小时都拿它毫无头绪。 黄季弼带领这一群高手前前后后研究了两个月都毫无头绪,不得不放弃了,“豪密”的原理虽然简单但是随机性强,要想把他破解除非把密码本拿到手里,不然敌人绝对解不开这套体系。 可就算密码本落到了敌人手里我们也只需要换个密码本就行了,可他们殊不知在太行山深处的八路军总部,彭德怀每天都会收到二十份密电,这其中有十七封信就是用的“豪密”传送的,这一套密码甚至骗过了美国的顾问团,1944年美国观察组缴获了密报他们用随身携带的制表器对“豪密”进行破译,但是毫无疑问也是宣告失败。 周恩来年少时便展现出卓越的智慧,他刻苦好学,由于从小时候起就有这浓厚的学习和求学的兴趣,周恩来积累了更多的知识,而且他在工作上认真负责,有责任有担当所以将情报工作的重任交给他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在周恩来的不断努力下,我们的情报工作慢慢的得到了完善与发展,在最开始面对与敌人巨大差距,我们的情报经常遭到截获和破解,付出了不少战士的生命代价,但是,我们又恰恰善于从失败中总结教训吸取经验,非常珍视每一位革命战士的生命,也深知情报工作的重大意义。 在1950年的朝鲜战场上,美军缴获的志愿军电文让著名密码专家威廉·弗里德曼陷入了沉思,这位破解过日本紫密的“美国密码之父”在回忆录中写道:“中国人在使用某种类似一次一密的古老技术,他们发明的乱数表生成方式超越了我们时代的理解和认知”。 但是此时距离“号密”的诞生早已过去了近20年却仍然在密码历史上创造了神话,此后,周恩来开始向世界各地的革命据点输送通讯器材和无线电技术人员,大约半年时间大部分革命根据地都已经和上海中央实现了无线电联络。 从此这一道道电报就这样一直响彻在革命根据地和红军之间,直到革命的胜利。 信息来源:《隐蔽战线统帅周恩来》 穆欣著 中共党史出版社
最近《沉默的荣誉》热播,让吴石将军的故事火了。可很少有人知道,和他一样藏在国民党
【11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