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45年,麦克阿瑟被安排与象征着日本最高信仰的日本天皇见面。见面前,日本首相告诉麦克阿瑟:见面时,不能和天皇握手,不能直视天皇的眼睛,脚不能踩到天皇的影子,不能站在天皇的左边,更不能拍照。 这些看似繁琐的礼节,其实是维持“天皇是神”这一说法的最后屏障,每一个禁忌都像是然而都像是在凡人和 “神” 之间划了一道界限。 但日本这种既害怕局势失控,又想尽力保住颜面的矛盾心态,刚好说明这些所谓的 “屏障” 其实很脆弱。 在麦克阿瑟看来,这些礼节都是没道理、很可笑的封建残余,是他要废除的旧时代规矩,日本特意强调的这些 “不能做的事”,反而成了麦克阿瑟要重点打破的目标。 在会面现场,麦克阿瑟一身军装,高大傲慢,与身旁那位身材矮小、神情怯懦的裕仁天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本身就是一幕极具冲击力的画面。 麦克阿瑟没有按照日本事先设想的流程来,他用胜利者的眼神,主动迎上并直视天皇的双眼,瞬间打破了“不能直视天皇”的禁忌。 接着,麦克阿瑟主动伸出手,态度很坚决,天皇没办法,只能和他握手,两人完成了平等的身体接触,在会面过程中,麦克阿瑟不经意地移动时,他的军靴还故意踩到了天皇落在地上的影子 —— 这个动作有特殊的意义,就像把被认为 “神圣” 的东西踩在了脚下。 这场会面中最关键、对日本冲击最大的一步,是麦克阿瑟早就安排好的,他下令让在场的美国记者拍照,相机闪光灯亮起来的瞬间,天皇 “和普通人一样” 的样子被永远记录了下来,从此,天皇不再是神秘、不可接近的 “神”,而是一个能被拍照、能被大家观察的普通人 这张合影迅速传遍日本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它直观地告诉所有日本人:你们的神跌落了神坛, 照片里,天皇显得紧张不安,而麦克阿瑟则自信高大,两人站在一起,“天皇是神” 的说法自然就站不住脚了。 麦克阿瑟对这个结果很满意,因为他成功改变了日本人对天皇的固有认知,瓦解了这个国家长期以来的精神信仰。 不过,麦克阿瑟做这些并不是为了单纯羞辱天皇,最终目的是 “重新定位” 天皇的角色,他最后决定留下天皇,但不让天皇再以 “神” 的身份存在,而是把天皇当成一个好用的政治工具。 在这之后,麦克阿瑟和天皇秘密见了 11 次面,保证了天皇的生命安全和基本地位,还推动日本修改宪法,把天皇明确规定为没有实际权力的国家象征。 麦克阿瑟的这些做法,一方面成功推动了日本的现代化和民主化改革,算是有远见的政治举措;但另一方面,也让很多人认为的 “主要战争罪犯” 裕仁天皇没有受到审判,这一问题至今还存在争议。 麦克阿瑟通过一系列针对性的行动,没动用武力就改变了日本的政治结构和民众的思想,这件事对日本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 参考资料:日右翼人士高价拍得裕仁天皇二战回忆录 曾称赞希特勒 参考消息
[微风]1945年,麦克阿瑟被安排与象征着日本最高信仰的日本天皇见面。见面前,日
千浅挽星星
2025-10-14 18:42:3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