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48年,罗广斌身份暴露,但他哥哥是中将,敌人不敢抓人,就找到他哥哥:“你弟弟是共产党,你说怎么办?”哥哥语出惊人:“抓吧!” 当时,因为叛徒冉益智的出卖,导致罗广斌的身份被揭穿,特务头子徐远举犯了难,直接抓捕一位陆军中将的弟弟,这事可不小。 于是,徐远举决定先去拜访罗广文,探探他的态度,看看罗广文是知道弟弟的身份却不报告,还是真的被蒙在鼓里。 罗广文听到弟弟是共产党后,震惊无比,但他思索片刻后,竟说出了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话:“抓吧!” 不过,这话有个前提,罗广文称:弟弟从小被宠坏了,顽劣不堪,希望监狱能让他吃点苦头,受点教训,但绝不能伤他性命。 罗广文不仅同意抓捕弟弟罗广斌,甚至还主动告诉了特务罗广斌的藏身地,还派人协助,就这样,罗广斌在困惑与意外中被捕,他怎么也想不到,帮敌人抓自己的竟是亲哥哥。 被抓到渣滓洞的日子里,罗广斌没有受到严刑拷打,吃的伙食也比别人好些,然而,这种优待在狱中和叛变没什么区别,于是狱中的同志决定孤立他。 肉体的折磨远不及精神的煎熬,同志们怀疑的眼神比任何刑具都让罗广斌难受,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他只能用行动表明立场。 面对徐远举的威逼利诱,罗广斌始终守口如瓶,没泄露组织的秘密;当他和曾经介绍自己入党、如今却成了叛徒的冉益智对质时,立场更加坚定,丝毫没被对方动摇。 之后,他不再被动等待,而是主动参与到监狱里地下党组织的各项秘密斗争中,把每一次反抗行动都当作自己融入组织的 “投名状”。 他这种坚决的态度彻底惹恼了徐远举,之前能让他免受一些苦的 “特殊身份保护” 也彻底没了作用,很快,一副重达四十斤的冰冷脚镣,被锁在了罗广斌的脚上。 也正是这副沉重的脚镣,彻底打消了同志们心中最后的一丝疑虑,当大家看到他拖着脚镣艰难走路,和所有人承受一样的苦难时,之前对他的隔阂都消失了。 赢得大家的信任后,罗广斌也接过了沉重的使命,同志们分析,凭借他的特殊身份,在狱中幸存下来的可能性或许是最大的。 于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交到了他手上:把狱中的斗争经验和烈士们的事迹整理成报告,如果能活着走出监狱,一定要把报告交给党组织。 1949 年 11 月,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派开始了疯狂的大屠杀,在白公馆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罗广斌没有坐以待毙。 他凭借过人的智慧和勇气,成功说服了看守杨钦典,杨钦典看清国民党已经大势已去,最终选择倒戈,帮助罗广斌等 19 人成功逃出了监狱。 出狱后,罗广斌第一时间就把那份两万字的狱中报告交给了党组织,完成了同志们的嘱托,但他觉得这还不够 —— 为了不让那些在革命中牺牲的战友被遗忘,他和杨益言合作,根据自己在狱中 的亲身经历,写成了经典作品《红岩》。 他不仅完成了作为 “情报传递者” 的任务,更把狱中战友的嘱托,变成了一个时代的民族记忆,让烈士们的革命精神永远流传下去。 信源:寻访红岩红⑧|一句口信,传承未竟的革命事业 上游新闻
[微风]1948年,罗广斌身份暴露,但他哥哥是中将,敌人不敢抓人,就找到他哥哥:
千浅挽星星
2025-10-15 09:42:38
0
阅读: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