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以色列正式宣布了! 10月15日,以色列政府干了件特别让人窝火的

康安说历史 2025-10-15 11:49:09

快讯!快讯! 以色列正式宣布了! 10月15日,以色列政府干了件特别让人窝火的事:停火协议刚生效一天,载着救援物资的卡车才刚到加沙,转头就跟联合国说,从当地时间15日起每天进加沙的援助卡车,要减到之前说好的一半,燃料和天然气除了特定基建用,其他全不让进。 以色列这波操作算是把 “翻脸比翻书快” 演绎得淋漓尽致,停火协议生效刚过一天,救援卡车的轮胎印还没在加沙的土地上干透,就急着给援助 “砍半”,燃料和天然气更是直接卡了脖子,只留个 “特定基建” 的口子装样子,说白了就是没把停火协议当回事,更没把加沙 200 多万民众的死活放在眼里。 先说说这援助卡车的 “缩水账” 有多离谱。按照停火协议里的约定,联合国本计划在 60 天内往加沙运 17 万吨物资,要实现这个目标,每天得有数百辆卡车进场,之前美方更是明确要求以方每天至少放行 350 辆物资卡车,更早的停火协议甚至规定前 6 周每天得有 600 辆卡车进入,还得包含 50 辆燃料车。 结果呢?停火生效第二天的 10 月 12 日,好不容易才进去 173 辆卡车,其中燃料车只有 6 辆柴油车和 3 辆燃气车,这点量连塞牙缝都不够,现在倒好,直接一刀砍到一半,算下来每天能进去的卡车恐怕连 100 辆都凑不齐,这哪是履行协议,分明是把援助当成了拿捏人的筹码。 再看燃料和天然气这致命一击,简直是往加沙民众的伤口上撒盐。加沙这地方早就被封锁得没了活路,自去年冲突爆发以来,燃料供应就没正常过,联合国早就算过账,加沙每周至少得有 190 万升燃料才能维持基本运转,但实际能进去的连零头都不到。 现在除了所谓的 “特定基建”,其他燃料全不让进,这意味着什么?加沙城的医院里,发电机马上就要因为没柴油停转,那些躺在重症监护室里的病人、靠保温箱维持生命的新生儿,随时可能因为这波限制丢了命,之前卡迈勒・阿德万医院遭空袭后本就岌岌可危,现在没了燃料更是雪上加霜,要知道这可是加沙北部仅存的能部分运转的医院了。 对普通民众来说,燃料短缺早就成了日常噩梦,现在更是直接断了生路。18 岁的穆萨每天得在废墟里扛着木头来回奔波,就为了换点钱养活家人,头顶上还有无人机盘旋扫射,他说找块木头得走好几公里,花上一个多小时,而这样的木头价格已经从战前的每公斤 1 元涨到了 8 元,大多数家庭只能买一两公斤救急。 加沙城郊的树早就被砍光了,人们只能烧家具废料和建筑材料,那些燃烧产生的有毒浓烟让呼吸系统疾病到处蔓延,可就算这样,还是有无数家庭连烧火的东西都找不到,只能回到用泥炉的原始年代,所谓的 “现代文明” 在燃料封锁面前碎得稀烂。 更讽刺的是,以色列这套 “拿援助当武器” 的手段早就不是第一次用了。今年 5 月底,美以支持的 “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 单方面接管了援助分发,把 4 个分发点全设在军事控制区,结果成了收割平民的 “死亡陷阱”,2500 多人在等着领食物时被打死,以军还嘴硬说只是 “鸣枪示警”。 现在这个基金会因为美方不掏钱要关门了,联合国刚准备接手好好送援助,以色列就立马给卡了脖子,这心思再明显不过:援助能不能进、进多少,得我说了算,哪怕让联合国准备好的 17 万吨物资烂在边境也无所谓。 连以色列的铁杆盟友美国都看不下去了,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直接给以色列的援助工作打了 “不及格”,说他们根本没落实美方要求的措施。 要知道美方之前可是发了最后通牒,要求 30 天内让援助卡车达标,不然就可能卡军事援助,可以色列连盟友的面子都不给,照样我行我素砍半援助,这底气说白了就是没把加沙的人道主义当回事。 更要命的是,以色列还在同步摧毁加沙的援助体系,前不久刚撕毁了和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的合作协议,这个养活了加沙三分之二人口的机构,1.3 万名工作人员没了支持,200 多名员工已经在冲突中丧生,三分之二的设施被炸毁。 现在援助卡车又被砍半,等于给本就濒临崩溃的救济网络再补了一刀,加沙民众连最后一点活下去的希望都要被掐灭了。 说到底,以色列这波操作就是把停火协议当成了缓兵之计,把援助物资当成了谈判桌上的筹码,却忘了加沙的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协议生效才一天就急着翻脸,这样的 “停火”,与其说是给和平留机会,不如说是给人道主义灾难踩了油门。

0 阅读:2

猜你喜欢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