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重拳反制后,美国贸易代表当着全球对华喊出一句话,整个西方倒吸一口凉气 西方世界这口凉气倒得一点不冤,毕竟谁也没料到,曾经被当作 “资源输出地” 的中方,如今能在高科技供应链的棋盘上攥住最关键的那颗棋子。 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在全球直播里那句 “不能让中方掌握规则”,与其说是警告盟友,不如说是捅破了西方最不愿承认的现实 —— 他们的高科技产业早已被一根名为 “重稀土” 的绳子拴住了命脉,而这根绳子的另一端,牢牢攥在中方手里。 美媒透露的 99% 重稀土供应链占比,可不是随便凑出来的数字,这是西方盟友们坐在一起反复核算后得出的 “沮丧结论”,这种垄断程度别说工业时代以来没见过,就算翻遍全球资源博弈史都算独一份。 重稀土这东西可不是普通矿石,被称作 “工业血液” 半点不夸张,战斗机的发动机涡轮、导弹的制导系统、新能源汽车的永磁电机,甚至连手机里的精密芯片,都得靠镝、铽这些重稀土元素撑场面。 全球每年 31 万多吨稀土永磁材料,中方一家就造了 28 万多吨,占比超过 91%,而这些永磁材料里最核心的重稀土加工环节,几乎全在中国工厂里完成。 西方那些喊着 “技术自主” 的企业,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比如美国通用汽车早在 2021 年就偷偷和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签了供应协议,可即便如此,莱纳斯在西澳挖出来的矿石,还是得运到中国的精炼厂加工,不然根本没法用。 格里尔说中方有 “否决权”,这话一点没夸张,10 月 9 日中方出台的出口管制新规就是最直接的证明。这次可不是小打小闹,直接把管制的稀土元素从 7 种扩到 12 种,还明确说了军事用途的申请原则上不批,连含中国技术的海外稀土产品出口都得拿许可。 这一下就戳中了西方的痛处,美国国防部立马慌了神,因为 F-35 战斗机的发动机里,每台都得用 300 多公斤稀土永磁体,一旦断供,生产线就得停摆。 5 月份中方刚收紧管制时,对美稀土出口就暴跌了 80%,当时美股相关板块直接跳水,这次管制升级,西方资本市场的反应只会更激烈。 更让西方绝望的是,这种依赖根本不是短期能摆脱的。他们不是没试过另起炉灶,美国砸了 4 亿美元给芒廷帕斯矿,还承诺保底收购价,可这家矿场当年就是被中国企业的规模优势挤垮的,2002 年停产后 2018 年才重启,如今产能连中国一家中型工厂都比不上。 澳大利亚更有意思,喊着要建 “去中国化” 供应链,投入 12 亿澳元搞战略储备,可本国最大的稀土企业莱纳斯,不仅得从中国买技术,连生产用的硫酸都可能断供,新工厂建了大半年,产量还不到中国稀土集团的零头。 有分析师算过,就算西方砸锅卖铁建产业链,至少得 10 年才能勉强形成产能,可这 10 年里,中方的技术又能领先多少,想想都让他们头疼。 西方内部早就不是一条心了,欧盟和 G7 刚喊着要联合施压,法国、瑞典、加拿大的高官就排着队访华,生怕晚了拿不到供应配额。 法国要靠中国稀土搞新能源转型,瑞典的通信设备企业离不开中国的永磁材料,加拿大更实在,带着农业代表团来求和,毕竟之前跟着美国对华施压,自家农产品出口跌得一塌糊涂。 这种 “一边骂街一边递订单” 的操作,把西方所谓的 “联合战线” 撕得稀碎。说到底,他们慌的不只是重稀土断供,而是意识到全球产业链的规则制定权要变天了。 过去都是美国说了算,想制裁谁就制裁谁,现在中方手里有了硬筹码,能顺着稀土这条线,把影响力延伸到半导体、新能源、国防等各个领域,这种从 “被动接招” 到 “主动定规矩” 的转变,才是让格里尔们真正坐不住的根源。 中方手里的牌还不止重稀土,全球 47.4% 的稀土专利握在手里,分离提纯技术比国外领先 5 到 10 年,中国稀土集团和北方稀土形成的 “南重北轻” 格局,控制着国内 85% 的开采指标和 90% 的冶炼产能,这种从矿山到车间的全链条掌控力,可不是西方靠短期投资就能复制的。 之前西方总拿 “市场规则” 当借口,现在才发现,真正的规则从来都是靠实力说话,当中方愿意拿出稀土这张牌时,就意味着在供应链博弈里,已经掌握了绝对的主动权,西方那口凉气,与其说是惊讶,不如说是认清现实后的无奈。
2050年之前,美国可千万不能垮台,真要垮了,最难受的反而是中国。别看现在美国折
【3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