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媒10月14日报道:俄罗斯向中国发运首批4吨重黑麦粉。   10月14日塔斯

福星徠说事 2025-10-16 11:53:24

据俄媒10月14日报道:俄罗斯向中国发运首批4吨重黑麦粉。   10月14日塔斯社的一则消息挺有意思:俄罗斯往中国发了首批黑麦粉,重量不多不少,刚好4吨。   别误会,这可不是临时凑的货,俄兽医和植物检疫监督局已经确认,货早发了,检疫证书办得妥妥的,所有流程一个没落。   这4吨粉能顺利启程,背后藏着小半年的铺垫。   今年5月8号,中俄专门签了份议定书,把黑麦粉输华的检验检疫规矩一条条掰扯清楚;   到了6月3号,咱们海关总署紧跟着发了2025年第113号公告,明确说了符合条件的俄罗斯黑麦粉能进口。   咱们海关要求特细:黑麦得产自没特定病虫害的地区,种麦子的、磨粉的、存粮食的企业都得经海关注册,连包装袋上都得明明白白标着“输往中国”和企业信息。   俄罗斯那边也不敢含糊,当地出口商早就让种植地和仓库接受检疫监测,一点差错都担不起。   咱先别急着笑“4吨够不够14亿人塞牙缝”,这事儿得往深了看,这4吨粉里藏着三重门道。   首先,这是场“标准测试”,比拉来一船货更重要。   中国对进口食品的要求向来严格,尤其是粮食这类大宗商品,从产地到餐桌的每道关都不能松。   这次的4吨,本质上是“试金石”,测试俄罗斯的种植加工能不能达标,测试两国的检疫流程顺不顺畅。   就像当年俄罗斯小麦粉进中国,也是从少量试单开始,到2024年咱们已经成了他们面粉的三大买家之一,2024年前五个月中俄谷物贸易更是暴涨4.6倍,这4吨就是黑麦粉的“起点坐标”。   其次,这4吨刚好踩中了中国市场的“刚需点”。   现在国人吃饭越来越认“健康”,精米白面不香了,低糖、扛饿的食材成了香饽饽。   黑麦粉全是膳食纤维,吃个黑麦面包能顶一上午,还能帮着稳血糖,控体重、控糖的朋友都懂这份好。   数据也能佐证:2025年中国黑麦市场规模预计能到150亿,健康食品里黑麦相关的占比快一半了。   俄罗斯显然盯上了这块肥肉,毕竟他们的黑麦抗寒抗旱、品质扎实,通辽试种的俄罗斯冬黑麦亩产都能到350公斤以上,有足够的产能跟市场匹配。   更关键的是,这标志着中俄农业合作从“大宗”往“精细”走了。   之前两国农产品贸易主要是菜籽油、大麦这些,2024年贸易额超90亿,俄罗斯稳坐咱们第三大农产品进口来源国。   现在黑麦粉补了进来,加上黑河港早就开通了粮食专船运输,能做到“船到即卸、卸完即走”,物流也跟得上。   要知道,2024年俄罗斯小麦对华出口增幅虽达1840%,但占比还不到2%,黑麦粉恰恰是新的增长突破口。   说到底,这4吨黑麦粉哪是普通的粮食生意,分明是中俄农业合作往深了走的“实招”。   背后是两国农业部门一次次谈细节,是出口商一点点改标准,是边境口岸一步步通流程。   等后续批量供货,咱们消费者能多份健康选择,做黑麦面包、蒸馒头都有新原料。   俄罗斯也多了个靠谱的大市场,把好粮食换成真金白银。这种互相补台的双赢,才是最扎实的合作。   话说回来,你愿意试试俄罗斯黑麦粉做的列巴吗?你觉得中俄农业合作接下来还能在哪些食材上“破冰”?评论区聊聊~

0 阅读:149

猜你喜欢

福星徠说事

福星徠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