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拉尼抵达莫斯科,享受红毯待遇,晚点到克宫见普京   10月15日,叙利亚临

顾议史实 2025-10-16 16:43:10

朱拉尼抵达莫斯科,享受红毯待遇,晚点到克宫见普京   10月15日,叙利亚临时领导人朱拉尼一脚踏上莫斯科的红毯,镜头立马聚焦这位曾经的“反对派老炮”。   而今,他却受到了俄方的高规格欢迎,晚些时候还要进克里姆林宫和普京面对面谈。一个曾拿枪对着俄罗斯的男人,如今却要在红毯上谈合作、讲未来。   莫斯科机场的红毯并不常铺,朱拉尼一来,俄方专门派了仪仗队,车队一路护送,安排得面面俱到,可别以为这就是“兄弟情重燃”,这更像是一场带着剧本的握手。   朱拉尼的身份不简单,他是叙利亚新政权的临时总统,但更让人记住的是他过去的标签,反对派武装的头面人物,曾经和俄军在战场上“你死我活”。   如今他穿着西装走下飞机,身后是叙利亚巨大的权力真空和一堆烂摊子,而俄罗斯这一边,态度也没那么单纯。   红毯是铺给世界看的,尤其是在阿萨德已经凉下去、叙利亚又走向重组的关键节点上,俄罗斯需要一个能“继承衣钵”的新朋友,朱拉尼来得正是时候,也是俄方验证“这人靠不靠谱”的一个机会。   但别以为普京就真的放下了对朱拉尼的“历史印象”,红毯是一种姿态,不是信任书。普京更擅长的是把敌人变成棋子,而不是朋友。   朱拉尼这趟来,带着的是一份不小的“愿望清单”,最核心的几条:第一,希望俄罗斯继续在叙利亚驻军,帮忙维稳;   第二,希望俄方在经济上伸把手,尤其是能源、基建、粮食援助;第三,朱拉尼希望俄罗斯交出阿萨德,就是这个第三条,把会谈的气氛一下子拉紧了。   阿萨德是谁?是过去十几年俄罗斯在中东最稳定的盟友之一,战时撑过、制裁挡过。让普京现在把他交出去,就像是让他把自己亲手栽的老树砍掉。   这不仅是感情问题,更是信誉问题,你普京今天扔掉老朋友,谁还敢明天跟你做战略合作?   但话又说回来,朱拉尼也不是来“要糖吃”的,他代表的是叙利亚新政权,掌握着国家的地盘和未来。   如果俄罗斯不在这一阶段站队,可能就会被边缘化,尤其是现在,中国在中东的动作越来越多,美国对中东的兴趣持续回暖,俄罗斯不想丢掉这个棋盘,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朱拉尼的谈判策略其实挺聪明,一边给俄罗斯拉投资的清单,一边递出“让你继续驻军”的橄榄枝。   意思很明白你想要地中海的军事存在?行,我给你,但你得帮我巩固政权,甚至最好把阿萨德处理了,别让他成了我身后的影子。   这场谈判,就是一场“互相需要、互相试探”的政治博弈,俄罗斯怕失去地盘,叙利亚怕失去靠山。两边都不想掉链子,但都不愿先低头。   朱拉尼这次来俄,真正带来的不只是几个诉求,而是中东这盘棋的新解法,过去十年,中东像个火药桶,谁碰谁炸。   现在局势在变,尤其是阿拉伯国家慢慢开始“去意识形态”,讲究现实主义,叙利亚也不例外。   朱拉尼上台后,明显在做“多边下注”,和俄罗斯谈合作,向中国递信号,甚至在和一些海湾国家恢复往来。   这背后是一种新的外交思路:不再押宝一个大国,而是通过“战略平衡”来换取最大利益,这也是为什么朱拉尼在访俄前,刚刚通过一个对外开放的新经济法案,还传出准备开放港口给中资企业的消息。   俄罗斯当然看得明白这一点,自己曾经是叙利亚唯一的靠山,如今却要与更多国家“分享”这块地盘,这不仅是战略控制力的下降,更意味着未来中东事务中,俄罗斯的声音可能逐步被稀释。   而朱拉尼也很清楚:叙利亚现在什么都缺,最缺的是经济复苏和国际合法性,俄罗斯能提供部分资源和军事支撑,但中国能提供基建和投资,海湾国家能提供金融和能源合作。   他就是要通过这次访俄,释放一个信号:新叙利亚,不再是一边倒,而是欢迎“多边共舞”。   这种“多边外交”的逻辑,与冷战时期那种“铁杆同志”关系完全不同,这也是普京最头疼的地方,他习惯的是掌控,而不是讨价还价。   朱拉尼踏上红毯的那一刻,镜头拍到了他的微笑,但没人知道他心里的算盘打得多响。   对俄罗斯来说,这是一次必要但不舒服的会面,它需要叙利亚,但又不想被新领导人牵着鼻子走。   对朱拉尼而言,这是一次“登堂入室”的机会,也是向国际社会证明自己能与大国打交道的资本。   这场会面背后的意义,不是“谁赢了谁”,而是中东正逐渐走向一种新的政治现实:身份可以变,敌友可以调换,只要利益需要,一切都能重启。   朱拉尼的红毯之旅,可能只是中东下一轮权力重组的开场白,真正的较量,还在后头。    信息来源:叙政权领导人“首访”俄罗斯,“将要求移交巴沙尔”——环球时报

0 阅读:39

猜你喜欢

顾议史实

顾议史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