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恼羞成怒,当着全球的面威胁中方谈判代表,一句话让美媒都目瞪口呆 在一场本该是例行公事的华盛顿联合记者会上,气氛却突然变得异常。美国财长贝森特当着全世界媒体的面,对中方谈判代表发起了一场激烈的人身攻击,这可太罕见了。 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情绪,直接指责对方自视为“战狼”,言论充满“煽动性”,甚至用上“失去理性”这样极端的词汇。这番表态,与其说是强势,不如说更像是一种策略工具箱已经见底的无奈宣泄。 中国即将落地的新一轮稀土出口管控措施,正成为令美方深感不安的关键因素。这步棋,可以说直接打在了美国的痛点上。 这场记者会上的表现,简直就是一出矛盾剧。前一秒,贝森特还在进行人格抨击;后一秒,他又话锋一转,抛出一个交易提议:美方愿意延长暂停加征关税的期限,条件是中方推迟稀土管制。其表现于前期与后期的显著差异,足以令观察者陷入认知上的困惑。 美国媒体亲眼目睹这一幕后,连自己都忍不住露出了惊愕的神情。彭博社和CNBC的报道里,充满了“目瞪口呆”这样的字眼,普遍认为这种失态是“前所未有”的,简直是恼羞成怒又无计可施的写照。《金融时报》也评论称,这种外交失礼在国际场合极为“罕见”。 这事在美国国内也炸了锅。据《纽约时报》披露,白宫内部对财长的言论存在严重分歧。国会众议员沃伦直接站出来质疑,认为这种做法正在损害美国的国家信誉。就连前国务卿基辛格都忍不住提醒,无论如何要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 说到底,言语上的失控,源于经济现实的失算。美国最初挥舞的关税大棒,不仅没能改变中方的立场,反而伤到了自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就明确指出,关税政策已经导致美国自身GDP损失了0.3%。 而中国的反制,堪称精准。新一轮的出口管制,重点瞄准了两个领域:一个是曾作为特朗普票仓的农业州,另一个则是美国的军工企业。 效果立竿见影。美国的大豆种植户们正为堆积如山的库存发愁,波音公司也眼睁睁看着大额订单不翼而飞。美方一份内部评估也不得不承认,中方的稀土新政将产生“巨大而广泛的”全球影响,其规模可能达到“难以想象”的程度。 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白宫内部已经开始倾向于“冻结”对华贸易措施。原因无他,就是认识到这些手段根本无法动摇对方的意志。 从国内经济运行的各项核心指标来看,中国经济展现出的抗风险能力与恢复潜力,充分印证了其内在韧性的强劲。今年上半年,外贸增长了10.2%,实际使用外资也增长了8.4%。完善的内循环体系,成了缓解外部冲击最坚实的后盾。 美国的单边施压,并没有在国际上赢得支持,反而引发了普遍的疏离感。德国总理公开表态支持多边谈判机制,法国财长也呼吁各方要维护国际贸易的基本规则,这显然是对美国做法的委婉批评。 在亚洲,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呼吁双方保持克制,而东盟国家则普遍担忧这场贸易战的溢出效应会波及自身。 华盛顿似乎还沉浸在上世纪80年代对日本施压成功的记忆里。很少有人留意到,当下中国经济的总量规模,已经达到了当年日本经济鼎盛时期的十倍之多。一味复刻过往经验而不结合现实调整,其结果必然是在实践中遭遇阻碍。 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中方代表表现出的镇定与专业,更凸显了其背后所代表的十四亿人的意志和捍卫国家利益的决心。 从外交失态到经济误判,再到国际上的孤立,美国官员的激烈言辞,共同描绘了一幅传统霸权杠杆在面对新兴力量时逐渐失灵的图景。或许,美国媒体预测的“让步时间”,真的不远了。在这个紧密相连的时代,相互尊重才是唯一的出路。 信息来源:美财长指责中国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外交部、商务部回应——2025-10-16 22:27·上观新闻
美方恼羞成怒,当着全球的面威胁中方谈判代表,一句话让美媒都目瞪口呆 在一场本该
月鹿一鹿前进
2025-10-17 13:57:09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