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浙大校招一座难求新能源的浪潮,不仅重塑了汽车工业版图,也在悄然改变人才流向的“风向标”。当吉利把校招搬进浙江大学,座无虚席的现场,其实就是中国制造向高智制造跃迁的缩影。电动化、智能化、全球化三股力量叠加,让整条产业链都在加速升级,而大学生——尤其是顶尖理工科人才,正成为新能源时代最炙手可热的“新石油”。汽场全开
吉利此次出手之快、之猛,绝非偶然。九大领域、两千人规模的全球校招,是一次面向未来的战略储备;百万年薪的博士专项计划,更像是一种“科研合伙人制”的信号。汽车不再只是造车,更是算力、算法、材料与能源的系统工程。谁能率先布局人才,谁就能在下一轮科技竞速中占据制高点。大v聊车 而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这场校招热也折射出新能源红利正向教育、科研乃至就业全面传导——高校科研方向在调整,毕业生选择在变化,整个社会结构都在被“新能源化”。吉利的“抢人”,其实是在抢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