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那边,大豆已经不是按吨卖了,是按“山”卖的。还没到年底,就卖了超过1亿吨,直

古今知夏 2025-10-17 16:51:31

巴西那边,大豆已经不是按吨卖了,是按“山”卖的。还没到年底,就卖了超过1亿吨,直接把去年的记录踩在脚下。你猜这泼天的富贵,谁给的?八成。整整八成的大豆,全进了咱家的粮仓。九月份更夸张,巴西港口出来的豆子,几乎是“中国专供”。这哪是做生意啊,这简直就是咱家开了个超大型自助餐,巴西负责疯狂上菜,还生怕菜不够。 为啥中国非从巴西买这么多 — 不是咱不想自己种,是桌上的肉蛋根本离不开大豆。现在大家天天吃的猪肉、鸡蛋,背后都得靠豆粕当饲料,2024 年光喂猪喂鸡就用了 1.1 亿吨大豆,可咱自己全年就产 2000 多万吨,连五分之一的缺口都填不满。 这种刚需直接把巴西推上了核心位置,巴西也真敢接招:他们有 27 亿亩可耕地,是中国的 1.5 倍,还专门从中国引进耐酸的大豆品种,亩产一下从 200 公斤涨到 356 公斤 / 公顷。 为了运豆子更快,巴西还把巴拉那瓜港的大豆泊位扩建了一倍,装卸速度翻番,甚至规划了 4900 公里的两洋铁路,以后运费能直接降一半。这种 “专门为中国定制” 的供应模式,让巴西彻底把美国从中国大豆供应链的核心位置挤了下去。 更颠覆的是,现在买巴西大豆,不用再看美元的脸色了!2025 年中巴续签了 1900 亿元的本币互换协议,大豆贸易里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已经到了 50%,连 CIPS 系统的处理量都跟着涨了 45%。 这可不是小事,2024 年美元对巴西雷亚尔波动了 18%,用本币结算让巴西豆农直接少亏了 12%,中国企业也省了不少汇兑手续费。 而且巴西的外汇储备里,人民币占比从 2019 年的 1.1% 飙到 2025 年 4 月的 15%,美元占比反而从 67% 掉到 52%。 巴西卖大豆收了人民币,转头就能用这些钱买中国的拖拉机、化肥,形成 “大豆换人民币,人民币买农资” 的闭环,根本不用经过美元这道手,等于在美元霸权的墙上凿开了个口子。 现在中巴的大豆合作,早不是 “你卖豆我买豆” 那么简单了,双方已经绑在一条产业链上。中国不只是买家,还是巴西农业的 “装备库”—2024 年前 10 个月,巴西从中国买了 2.3 万台拖拉机,东方红这个牌子的市场份额直接涨到 21%,同时还买了 1200 万吨尿素,占了巴西化肥需求的 38%。 你帮我种好豆,我给你好装备,双方的利益早就拆不开了。这条产业链还越拉越长,巴西大豆运到中国榨成豆粕后,70% 都会再出口到东南亚,形成 “巴西种豆、中国加工、东南亚养猪” 的三角链条。 关键的是技术也跟着走了过去,隆平巴西公司培育的大豆品种,现在覆盖了巴西 15% 的种植面积,中国的无人机在巴西农场的使用率三年涨了五倍,从种到收的全流程都有中国技术的影子,这种绑定比单纯买卖牢固多了。 其实这场大豆格局的变动,背后全是大国博弈的影子。美国之所以丢了份额,根本是自己把路走窄了,2023 年改了大豆补贴政策,以前按产量给补贴,现在按面积给,豆农觉得种玉米更赚钱,直接少种了 1200 万亩大豆;而且美国大豆运到中国,比巴西的贵 23%,又贵又少,谁还愿意买? 中国也早就想到了供应安全的问题,除了巴西,2024 年还从阿根廷多买了一倍大豆,达到 410 万吨,从乌拉圭也买了 320 万吨,就是不想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为了稳住巴西这个核心供应方,中国还和巴西签了卫生检疫协议,让巴西能多出口莓果、坚果这些品类,用更多元的贸易把合作绑得更紧,甚至参与巴西的可持续农业项目,确保以后豆子能稳定供应。 在全球气候越来越极端、地缘冲突不断的当下,这场大豆领域的变局,其实是全球农业秩序重新洗牌的开始,而中国和巴西,正是这场变革里最关键的推动者。

0 阅读:87

猜你喜欢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