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为什么集体退出新能源汽车?欧美正在切换科技树。 以前这样对日本搞过好几次,比如氢燃料电池和等离子平板显示器,一旦发现竞争不过,就切到备用赛道,干掉你已经布局好的科技生态。 苹果弃造车、奔驰放弃 2030 全电动目标,信号明确。 这不是环保动摇,是竞争劣势下的战略转向。 欧盟 2023 年定 2035 年燃油车禁令,想锁产业主导权。 2025 年中国电动车在欧洲份额攀升,沃尔沃 CEO 说部分西方车企将淘汰。 德国先扛不住,汽车工业协会称充电桩缺百万,居民电价是中国三倍。 2025 年 7 月德国纯电车占比 18.4%,销量同比降 11%,市场用脚投票。 欧盟随即松口,讨论禁令延期,允许合成燃料车豁免。 奔驰 CEO 康林松警告硬推禁令会废欧洲汽车业。 宝马财务总监提议禁售时间拖到 2050 年。 Stellantis 终止氢燃料电池项目,加码混动车型。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立场从激进推动变呼吁 “灵活转型”。 美国转向更直接,特朗普政府提前终止电动车补贴。 《通胀削减法案》7500 美元电动车税收抵免本到 2032 年,2025 年 9 月仓促收尾。 通用计提 16 亿美元电动化亏损,暂停俄亥俄州电池厂建设。 福特推迟三款电动车型上市,优化 F-150 燃油版发动机。 特斯拉 CEO 马斯克坦言 “行业减速影响市场生态”。 加州储能站起火被炒作,消防数据显示电动车火灾概率比燃油车低 60%。 公众信心受冲击,2025 年第四季度美国电动车采用率预计暴跌至 12% 以下。 华盛顿办北美 Hydrogen Americas 2025 峰会,车企与能源企业签氢能合作协议。 这套操作 80 年代曾打击日本等离子显示器。 美国 1964 年发明技术,日本松下、富士通 80 年代接研发主力。 投超 200 亿美元建生产线,巅峰占全球 90% 市场,50 英寸彩电价降至 2000 美元内。 1993 年美国康宁突破液晶玻璃基板技术,IBM 推首台 LCD 笔记本。 美国靠国防采购拉 LCD 迭代,2000 年等离子份额被反超,松下关四条线、裁员 1.2 万。 氢燃料电池领域剧本更像,日本 2008 年启动 “氢能社会” 计划。 2013 年《日本再复兴战略》定其为国家战略,投 1500 亿日元建加氢站。 丰田 Mirai 2014 年上市,加氢 3 分钟续航 650 公里,排放只有水蒸气。 2010 年美国转向,加州充电桩资金从 1 亿增至 2.5 亿美元。 《美国复苏法案》给电动车每辆 3000 美元补贴,特斯拉超级工厂落地。 2020 年动力电池价降 70%,日本加氢站利用率不足 15%,丰田氢能亏超 80 亿美元。 如今对中国,这套战术遇阻力。 2025 年中国公共充电桩超 600 万台,是欧洲 3 倍,国家电网建 1100kV 特高压线路。 西北风电、光伏经昌吉古泉工程输华东,支撑充电网稳定。 马伟明院士团队电磁技术转民用,大功率充电桩稳定性提 30%。 核心零部件自主化让切换难奏效。 闻泰安世半导体中国工厂担全球 60% 汽车功率芯片产能。 2025 年国内功率半导体自给率 45%,华润微、斯达半导体可补位。 这和当年日本依赖外部技术不同,欧美断供无抓手。 欧洲车企尝产业链绑定苦果,安世供应波动致大众狼堡工厂停产两天。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组团来华,为 12 家车企申请出口许可,安世占欧洲汽车功率芯片 18% 份额。 荷兰 ASML 股价波动,投资者忧新能源博弈影响光刻机出口。 欧美推的氢能赛道成本高,欧洲 HydrogenSphere 2025 报告称氢能补给网成本是充电网 5 倍。 中国有锂矿到电池回收完整链,2025 年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率 95%。 宝马巴黎车展推氢动力原型车,续航 700 公里,但加氢站覆盖不足。 比亚迪海豹凭刀片电池续航破 800 公里,2025 年欧洲销量同比增 120%。 市场投票让欧美切换底气弱。 这场科技树之争是产业主导权博弈,日本教训证明生态壁垒难破。 中国从基建到供应链全链布局,比当年日本韧。 欧美想换赛道重塑规则,在 14 亿人市场与完善生态前,老把戏难奏效。 信源:西方为什么集体退出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搜狐视频
为什么外国不造新能源汽车?长城老总魏建军一句话道破关键:他们是有技术的,并非没能
【193评论】【15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