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我们不愿再举办奥运会,在我国2008年举办奥运会的时候,外媒进行了猛烈抨击,反复挑毛病,让人身心受到极大伤害! 2008年的奥运盛会,本该是全人类共享的体育狂欢,却成了某些西方媒体表演闹剧的舞台。 那场盛会承载的不只是赛事,更是一个国家向世界展示发展的诚意,可这份诚意刚摆出来,就被铺天盖地的恶意抨击泼了冷水。 最先被拿来做文章的是拆迁问题,一个瑞士的非政府组织凭空捏造数据,说北京为了奥运强迁一百多万人,还编造了威胁、监禁住户的细节。 这些鬼话没经过任何核实,就被多家西方主流媒体当成真相转载。 可事实是,奥运场馆建设涉及的拆迁户还不到一万五,而且每家都拿到了足额补偿,不少人还借此改善了居住条件。 更可笑的是,那个组织所谓的“数据来源”,是把北京常年的城市常规拆迁都算进了奥运项目,这种偷换概念的把戏,居然能堂而皇之登上新闻版面。 西藏发生暴力事件时,这些媒体的操作更离谱,有德国电视台拿尼泊尔警察执法的照片,硬说是中国警察在西藏镇压民众,被拆穿后才轻飘飘承认“说明错误”。 CNN更直接,把不法分子投掷石块的画面裁剪掉,只留着军车的部分,营造出“镇压平民”的假象。 还有媒体信口雌黄说“数百人被打死”,可当时在拉萨的外国人都亲眼看到,执法人员一直保持克制,根本没有所谓的“暴力镇压”,这些媒体宁愿相信远方的谎言,也不愿正视眼前的真相。 除了编造事实,他们还擅长把不相干的事强行捆绑,有好莱坞大导演突然辞掉奥运顾问职务,理由是中国在达尔富尔问题上“做得不够”。 背后其实是反华组织在煽动,甚至把奥运和纳粹时期的活动相提并论。 这种把体育政治化的做法,连国际奥委会都看不过去,主席罗格明确表示抵制奥运完全错误,萨马兰奇也站出来说西藏问题和体育毫无关系。 更让人无语的是各种无厘头谣言,一会说北京空气质量差到要延期比赛,可国际奥委会高官很快澄清是媒体误读,外国运动员到了北京才发现根本不用戴口罩。 一会又传奥运期间禁带《圣经》,连美国美联社都忍不住质疑这种谣言,中国宗教部门也明确表示会准备充足的经书。 还有媒体说外国记者被列入“追踪名单”,最后查出来只是正常的注册记者名单。 这些谣言低级到可笑,却被反复炒作,无非是想制造“北京不自由”的假象。 火炬传递期间,这种偏见更是暴露无遗,在国外传递时,明明有大批华人自发助威,可西方媒体的镜头只盯着少数抗议者的旗帜。 有主播甚至在节目里公然辱骂,把北京奥运和纳粹奥运类比,这种突破底线的言论,已经不是报道而是人身攻击。 更讽刺的是,他们天天喊着“新闻自由”,却悄悄删掉中国记者的澄清帖,双重标准玩得溜熟。 这些操作背后,根本不是什么“新闻监督”,而是赤裸裸的意识形态偏见和崛起焦虑。 冷战结束这么久,某些西方势力还是改不了用有色眼镜看中国的习惯,见不得中国把奥运办得成功。 加上媒体需要靠争议话题博眼球,各种虚假报道自然有了生存空间。他们根本不在乎事实,只在乎能不能给中国贴上“负面标签”。 当时不少人都被这些报道气到,觉得真心换不来真心。筹备奥运的工作人员付出那么多,却被说成“破坏人权”,普通民众的热情,被解读成“被操控”。 这种委屈和愤怒,让很多人第一次看清所谓“客观媒体”的真面目。 好在国际社会不瞎,多国政要都公开反对抵制奥运,说这是对运动员的不尊重,也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亵渎。 那场舆论战也算给大家上了一课:实力起来了,难免会遭遇各种抹黑,那些媒体越是跳脚,越说明他们害怕中国发展。 北京奥运最终用无可挑剔的组织工作和精彩赛事,偏见终会被事实冲散,实力才是最好的回应。 当年的那些恶意抨击,没挡住奥运的光芒,让罗格说出“无与伦比”的评价,这比任何辩解都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