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陌生男子用指纹开门,进入女子家,睡了一觉,女子发现,男子在她床上尿尿,有一大摊尿迹,她非常气愤,就查了监控,这才发现,男子已经多次进入她家,女子马上将智能锁拆下来,寄给厂家,厂家表示这是代理工厂生产的。 “他就那样躺在我的床上,睡得安稳,临走还在我床单上撒了尿……” 看着监控里的画面,北京独居的焦女士浑身发抖,直到此刻她才知道,自己住了两年的家,早已成了陌生人随意出入的 “旅馆”。 下班回来的焦女士(化名)推开家门,就有一股浓烈的尿骚味,焦女士心想 家里没养宠物,门窗也完好无损,这味道从哪来? 她快步走到卧室,眼前的景象让她心头一紧:床单上赫然印着一大片湿痕,边缘还泛着黄。 “有人进过我家?”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焦女士就慌了神。她立刻打开家里的监控,手指颤抖着拖动进度条。 当画面停在周六晚上时,她瞬间僵在原地:屏幕里,一个三十多岁的陌生男子,竟用指纹轻松打开了家门,脱鞋、上床、躺下,整套动作行云流水。 更可怕的是,男子醒来后,径直在床边撒了尿,随后若无其事地关门离开。 焦女士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疯狂翻看历史监控,这个男人,并非第一次来,在这之前,他都趁着焦女士上班或外出时,用同样的方式开门进屋,有时坐一会儿,有时干脆睡一觉,而她对此毫无察觉。 “我一个人住,要是哪天他来的时候我在家……” 越想越怕,焦女士当晚就换了门锁,整夜开着灯不敢合眼,耳边总像有开门的声响。 有人吐槽:“我家那把破锁,连脚趾头都能识别开门”,还有人调侃 “号称防盗,实则给小偷发了 VIP 通行证”。 更有网友晒出实测视频:部分百元廉价智能锁,用普通门禁卡一刷就开,安全性远不如老式机械锁。 选购智能锁务必避开这些坑:别贪低价买三无产品,优先选有检测认证、售后完善的大品牌,安装后第一时间修改初始密码(默认密码易被破解)。 日常睡前记得开启反锁功能加固防护,若发现锁频繁认错指纹、识别异常,别侥幸拖延,赶紧更换 ,居家安全无小事,宁可多花点钱、多费点事,也别拿隐私和安全赌运气。 焦女士反复琢磨,门窗没被撬,唯一的入口就是那把号称 “安全升级” 的智能指纹锁,第二天一早,焦女士拆了智能锁,火速联系销售客服,把锁寄回厂家检测。 可厂家的回复,让她的心彻底凉了半截:“这款锁是代工厂生产的,核心的芯片识别、安全数据我们也不完全清楚。” 至于为什么陌生人能开门,对方只含糊地说 “可能是芯片识别混乱”,再问就没了下文。 “我从没给陌生人录过指纹,也没授权任何人!” 焦女士怀疑,要么是锁的系统有漏洞,要么是出厂时被偷偷植入了其他指纹 ,这哪里是智能锁,分明是给小偷留了 “后门”。 报警后,警方调取了监控。画面里的男子神情坦然,对屋内环境似乎很熟悉,丝毫没有闯入者的慌张,目前警方正通过周边监控追查其身份,可焦女士早已不敢再住,连夜搬去了朋友家。 消息传到小区,邻居们炸开了锅,有几户人家用的是同品牌智能锁,当即联系商家准备更换,还有人感慨:“本来想图方便装智能锁,现在看来,不安全的智能还不如老机械锁靠谱。” 专家也坦言,市面上不少低价智能锁用的是低成本指纹模块,厂商若防护不到位,很容易出现 “误开”。 如今焦女士还在等警方的调查结果,也打算通过法律追责厂商。“我买智能锁是为了安全,结果它成了最大的安全隐患。” 她的遭遇,给所有用智能家居的人提了个醒:便捷的前提是安全,若只顾着 “智能” 二字,忽略了背后的漏洞,再高科技的产品,也可能变成威胁隐私的 “定时炸弹”。 这起离奇事件还没落幕,但它早已敲响警钟:真正的居家安全,从不是靠 “智能” 标榜,而是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信息来源:潮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