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论造谣还得BBC,BBC的主持人在节目里说:英国被偷的手机都卖到了中国,每部

烟雨评社 2025-10-25 10:51:43

果然论造谣还得BBC,BBC的主持人在节目里说:英国被偷的手机都卖到了中国,每部被偷手机能卖4000英镑,因为中国人要通过被盗手机来收集英国人的信息。关键是很多英国人还相信这是真的。 先说说这 4000 英镑的售价有多离谱。英国官方统计的 2024 年手机盗窃数据显示,被盗手机里八成是使用超过两年的旧机型,像 iPhone 14 这类主流机型,新机在英国也就卖 800 英镑左右,二手九成新的价格撑死 300 英镑。 伦敦最大的电子产品黑市摊主接受采访时直言,他们收被盗手机通常只给 50 到 150 英镑,翻新后卖给非洲或东欧市场,最多卖 300 英镑,“4000 英镑?谁会花这么多钱买个二手赃机,这价格能买两部全新旗舰机了”。 而且中国国内手机市场竞争激烈,全新的国产旗舰机价格普遍在 3000 元人民币左右,折合英镑才 350 出头,根本没必要花十倍价格买国外的被盗手机。 更关键的是 “靠被盗手机收集信息” 这说法,完全无视了现在的手机安全技术。以主流的 HarmonyOS 为例,手机一旦丢失,用户通过云空间的 “查找设备” 功能就能远程锁定,还能一键擦除所有数据,这些操作完成后,手机里的联系人、照片、聊天记录会被永久删除。 就算有人想强行破解,手机的激活锁也会自动启动,必须输入原主人的账号密码才能重新使用,没有密钥的话,就算把手机拆了也读不出任何数据。 中国早就颁布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对公民信息的保护有严格规定,正规渠道根本不可能允许通过赃机收集信息的行为存在,更别说形成所谓的 “产业链” 了。 其实 BBC 这种涉华谣言也不是第一次出现。早在 2008 年,就有英国媒体炒作 “英官员在华丢失手机是中国情报人员设局”,结果英国首相府自己都出面澄清是无中生有,中国外交部当时就指出这类报道纯属不负责任的虚构。 可这么多年过去,类似的套路换汤不换药,还是能骗到不少英国人。这背后和长期的舆论误导有关,英国外交政策集团 2021 年的民调就显示,有 41% 的受访者把中国视作 “严重威胁”。 这和部分媒体持续散播虚假信息有直接关系。华春莹之前就说过,西方媒体的偏见报道严重误导了民众,这话在这件事上得到了实打实的印证。 英国的手机盗窃问题其实是个老难题,2024 年伦敦平均每天发生 120 起手机盗窃案,警方破案率还不到 15%。这些被盗手机大多流入本地或欧洲的翻新市场,毕竟跨洋运输到中国的成本不低,还要承担被海关查处的风险,走私赃机根本不划算。 有反盗窃组织做过追踪,去年查获的 1200 部被盗手机里,只有 3 部被试图运往亚洲,最终还都在阿姆斯特丹机场被截获,目的地也不是中国。可 BBC 主持人对这些真实数据视而不见,反而编造出 “流向中国收集信息” 的剧情,实在让人费解。 有意思的是,英国科技界人士已经出来打脸了。剑桥大学计算机安全教授理查德・克莱顿在社交媒体上发帖,晒出自己团队的测试结果:即使用专业设备,也无法恢复已开启远程擦除功能的手机数据。 他还调侃道,“要是真能靠被盗手机收集信息,我们实验室早就该研究出方法了,何必花几百万英镑搞信息安全研究”。可这些专业反驳的声音,传播度远不如 BBC 的谣言,不少英国民众还是在担心 “手机里的信息被中国获取”。 这种谣言的传播其实伤害的是双方的信任。中英之间有不少科技合作项目,中国企业在英国的 5G 建设、数字经济领域都有参与,可这类毫无根据的虚假报道,只会加剧民众的误解。 就像华春莹说的,真实客观的报道才是两国合作的基础,老是靠编造谣言误导公众,最终损害的只会是英国媒体自己的公信力。毕竟再离谱的谣言,也经不住常识的推敲,等越来越多英国人了解到手机安全的真相,这些虚假信息自然会不攻自破。

0 阅读:0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