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一众欧盟领导人的面,马克龙撂下狠话:“中国再不放开稀土出口管制,欧盟忍无可忍

白虎简科 2025-10-26 15:04:57

当着一众欧盟领导人的面,马克龙撂下狠话:“中国再不放开稀土出口管制,欧盟忍无可忍,就该启动‘核选项’了。” 当中国在10月9日大幅收紧稀土出口时,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回应听起来像最后通牒,他威胁要按下欧盟的“核按钮”——那个名为《反胁迫工具法案》(ACI)的终极贸易武器。 这听起来很吓人,但有个问题:这枚所谓的核弹,自从近两年前造出来,就一直在发射井里睡大觉,从未见过天日。 本文就是要掰扯一下,这件威力无穷的武器,怎么就成了一个不敢按下的按钮,反而把欧盟自己的尴尬处境照得一清二楚。 我们先看看这件武器本身,它的设计,似乎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实战,启动它的过程,繁琐得像是在演一部官僚主义喜剧。 首先得有成员国正式上诉,然后欧盟委员会要花上好几个月调查,最后还得拉到至少15个国家投票赞成才行。 这套流程,决定了它根本无法应对任何紧急情况,也难怪它生效快两年了,使用记录是零。 之前法国威胁要用它来对付美国的关税,最后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决策者们心里跟明镜似的,这玩意儿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买卖。 于是,这个烫手山芋就被欧盟领导人顺手推给了欧盟委员会,谁都不想真的去承担扣动扳机的责任,这根本就不是一把利剑,更像是一个摆在谈判桌上、用来壮胆的道具。 更要命的是,欧盟这次瞄准的目标,恰恰是自己赖以为生的命脉。中国控制着全球将近七成的稀土产量,这个现实谁也绕不开,这种依赖性,刀刀都扎在欧洲的核心产业上。 从德国的汽车制造、精密机械,再到整个欧洲雄心勃勃的绿色能源计划,哪一个能离得开稀土?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早就发出过警告,一旦稀土断供,德国的生产线可能直接停摆。 所以欧洲业界最怕的,甚至都不是全面禁运,而是审批流程变慢导致的供应链中断。 德国商界已经开始向政府施加巨大压力,要求政治家们冷静一点,别因为一时的冲动砸了大家的饭碗。在经济已经很脆弱的时候,任何激进的报复,都无异于一场经济自杀。 在中国统一且明确的战略行动面前,欧盟内部27国各打算盘的场景就显得更加滑稽了,所谓的“统一战线”,脆弱得不堪一击。 马克龙的强硬姿态,很多人都看出来是演给国内选民看的,为了即将到来的总统选举拉票而已。 而作为经济引擎的德国,官方和企业界都怕得要死,态度极为谨慎,东边的一些国家呢,还生怕这事得罪了美国,立场就更摇摆了。 最终,面对中国明确划出的规则红线,欧盟的实际行动根本不是升级对抗。 10月21日,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与欧盟委员谢夫乔维奇通了视频电话,欧盟那边的回应是,理解中方的安全考虑,但希望中方能加快对欧洲企业的审批。这姿态,哪有半点威胁的意思?主动权在谁手里,已经不言而喻。 马克龙的核威胁,最终非但没能吓住谁,反而清晰地暴露了欧盟的战略困境。 这个《反胁迫工具法案》,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欧盟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脆弱,也照出了它内部永远难以弥合的矛盾。 面对一个手握关键资源、还懂得运用规则的对手,欧盟悲哀地发现,自己最强大的武器,恰恰是自己最不敢按下的那枚按钮。 最终,这场博弈的结局大概率不是贸易战场的炮火连天,而是谈判桌前的握手言和。 信源:马克龙急得跳脚:真没招,欧盟就对中国启动"核选项"·观察者网·2025年10月24日

0 阅读:0
白虎简科

白虎简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