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前外交部长杨荣文,抛出惊人言论:“如果必须选边站,新加坡现在会选择美国;但

白虎简科 2025-10-26 16:04:55

新加坡前外交部长杨荣文,抛出惊人言论:“如果必须选边站,新加坡现在会选择美国;但20年后,将会倾向中国!” 这番直言不讳的预言,在瑞士银行的一场展望会议上引发满座美西方政商精英的深思,实际上,美国私募大佬苏世民早已预见,他说:“世界的未来在中国!” 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在瑞士银行的一场会议上抛出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思考:如果今天必须站队,新加坡会选美国;但20年后,答案很可能转向中国。这并非一个简单的预言,而是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困境。 这背后,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东南亚的“双重逻辑”——经济上靠拢中国,安全上依赖美国,这根本不是什么机会主义,而是基于现实利益的冷静盘算。 中国的经济引力是实打实的,它不只贡献了全球近17%的GDP和三成的制造业产出,更是用一个个项目把影响力刻在了地上。 从中老铁路到印尼的雅万高铁,这些基建正在重塑整个区域的经脉,就连越南,也在计划修建一条耗资巨大的高铁来对接中国。 这种被形容为“共存共荣”的模式,相比之下显得更接地气,毕竟,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的需求是燃眉之急。 但另一边,安全的砝码仍稳稳地放在美国的托盘里,正如杨荣文所说,新加坡的金融与安全体系,是深度根植于西方规则之下的。 新加坡智库ISEAS的报告也印证了这一点:尽管民调显示超过半数的东盟民众认为中国是最大的经济力量(56.4%),远超美国的15.4%,但在战略信任度上,美国依然领先中国15个百分点。这是几十年形成的路径依赖,是一种难以割舍的“系统”惯性。 然而,这根平衡木正开始剧烈晃动,中美竞争的加剧,让这种“经济与安全分离”的策略承受着巨大压力。 美国显然想收紧缰绳,它的“排他性现代化”路线,以及今年对中国电动车征收100%关税的强硬手段,让那些希望保持中立的国家感到十分为难。 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打法,不仅抬高了本国企业的成本,也引发了区域盟友的不满。 中国则在不断深化经济绑定。东盟自贸区3.0版的谈判就是例子。 更重要的是,中国凭借每年培养的约500万理工科毕业生的“工程师红利”,在5G、新能源等关键领域占据了核心位置,让任何“脱钩”的想法都显得不切实际。 面对两端的反向拉扯,东盟国家只能选择“抱团取暖”,以此来提升自己的议价能力。 那么,未来究竟会怎样?或许,华尔街的巨鳄看得更清楚,黑石集团的苏世民不仅直言“世界的未来在中国”,更是用真金白银下注。 他创办苏世民学院,就是为了增进世界对中国的理解;而黑石近期投资70亿美元到中国的数据中心,更是资本用脚投出的对中国长期稳定和增长潜力的信任票。 这背后是对两国“内功”的深度评估,复旦大学教授吴心伯在香山论坛上指出,美国正面临政治极化、债务危机和社会撕裂这三大内部难题。一个内耗严重的国家,其全球领导力必然受到侵蚀。 相比之下,中国的政治稳定和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发展,被许多人视为其成功的基石。 说到底,中美竞争的本质,是国家治理能力的较量,就连兰德公司的报告也建议,美国应该把重点从零和博弈转向沟通和危机管理。 所以,杨荣文的“20年之约”,更像是一个评估期,它评估的是中美两国各自解决核心问题、修炼好“内功”所需要的时间。 世界的重心,终将倾向于那个更稳定、更具包容性,并且能提供更强劲发展动力的极点。 信息来源:东南卫视《新加坡前外交部长杨荣文,抛出惊人言论:“如果必须选边站,新加坡现在会选择美国;但20年后,将会倾向中国!”》

0 阅读:29
白虎简科

白虎简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