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凉是穿少了?医生提醒:持续这个温度,下肢动脉硬化已形成   有的人一到秋冬,就

奇玮随心养护 2025-10-29 13:23:28

腿凉是穿少了?医生提醒:持续这个温度,下肢动脉硬化已形成   有的人一到秋冬,就觉得腿脚冰冷,以为只是“穿得少”。但医生提醒:当下肢持续性冰凉并伴有麻木、疼痛时,这并非简单的寒气入体,而可能是动脉硬化的信号。   在临床诊断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正成为中老年群体中高发的血管疾病。该病是由于动脉壁内脂质沉积、炎症反应及钙化,导致血管腔变窄甚至闭塞,使血液供应受限。长期血流不足会引发组织缺氧,严重时可能出现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甚至组织坏死。据《中国动脉硬化防治指南(2023)》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群约有15%存在不同程度的下肢动脉硬化。   从中医角度来看,腿凉不仅是“阳气不足”的表现,更是气血运行受阻的外在信号。中医认为,“气行则血行”,若气滞血瘀,寒邪乘虚入里,便会导致经脉闭阻、血运不畅。医家多以温经活血、祛寒通络为治本思路,常选用桂枝、红花、川芎、丹参等药物,以改善肢端血液循环,使血脉畅通。   西医治疗则更注重阻断病理进程。基础治疗包括控制血脂、血糖、血压,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或血管扩张剂维持血流;重症患者可能需行介入或外科搭桥手术。医生提示,中西医结合疗法在临床实践中具有优势:中药调养可在改善末梢循环、提升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作用,而西医精准的手术复通可快速恢复血供。但若疗法使用不当,也存在重叠用药、干扰代谢的风险,因此治疗须在医生指导下综合评估。   从医生角度看,腿凉并非单一问题,而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个窗口。患者往往忽视了饮食、吸烟、久坐等生活习惯的长期影响。医生在诊治中发现:保持规律运动、控制油脂和糖分、监测血压与体重,是防控血管硬化的关键。中医调理中的艾灸足三里、按摩涌泉穴等方法,经验证确能改善末梢循环。   最终,医生提醒公众:当“腿凉”反复出现,不可仅靠加衣或热水泡脚掩盖问题。若这种凉感持续一个月以上,尤其伴随行走后疼痛或皮肤颜色改变,应尽早就医检查。早发现、早干预,才是保护血管、延缓硬化的根本途径。   医学的意义,不在于治病,而在于唤醒人们对身体信号的警觉。腿凉,并非季节的事,而是健康的预警。

0 阅读:40
奇玮随心养护

奇玮随心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