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强调所有阿富汗人都必须离境,不论其证件

地缘历史 2025-10-29 17:05:02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强调所有阿富汗人都必须离境,不论其证件是否齐全有效。   就在伊斯坦布尔的谈判桌还没彻底冷却,巴基斯坦的驱逐令已如同闪电划破夜空。   10月27日凌晨,巴国防部长赫瓦贾·阿西夫通过国家电视台发表紧急讲话,措辞之激烈、立场之坚决,令人震惊。   他明确宣布:“所有阿富汗人,不论身份,不论证件,必须限期离境。”   这一决定,毫无疑问,是对多哈与伊斯坦布尔停火谈判破裂的直接回应,更是对阿富汗塔利班政府的一次沉重警告。   阿西夫没有再模糊焦点。他直接将恐袭、毒品、非法移民和跨境暴力一股脑扣在了“阿富汗难民”头上。   他说:“我们已经仁至义尽,现在是保护我们人民的时刻。”   而这句话背后的隐含逻辑,是巴基斯坦准备彻底关闭一扇长达四十年的大门,对阿富汗人的庇护。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遣返。这是一场国家层面的清洗。   从信德省的难民营到俾路支省的边境村落,从白沙瓦的清真寺到伊斯兰堡的打工区,执法人员已经开始行动。   没有警告,没有通告。只要是阿富汗人,不管你是持证合法居留,还是在这里出生长大,一律清出国门。   消息一出,联合国、红十字会、国际移民组织纷纷发声,警告人道主义灾难迫在眉睫。   但阿西夫的回应更为直接:“我们的人民也有人道权利。我们不能再为别人的战争买单。”   背后的政治信号不言而喻。多哈谈判时,巴方要求阿塔切断对“巴塔”(TTP)的支持,换取边境和平;而阿塔则强调“杜兰线非法”,拒不让步。   伊斯坦布尔谈判更是几近破裂。10月26日深夜,四方监督机制草案未达成一致,阿富汗代表团中有人甚至当场摔杯而出。   不到24小时,阿西夫便以此“全国电视讲话”宣告:外交失败,巴基斯坦将自保,不再等待。   这不是第一次巴基斯坦驱逐阿富汗人,但这一次,力度前所未有。今年以来,已有超过一百万难民被遣返,单单四月就遣返了八万余人。   而此次的新政,直接波及全国超四百万阿富汗人,其中大多数是无证移民。很多人早已在巴境内生活多年,有的人甚至在这里出生,从未踏足过阿富汗。   但在阿西夫眼中,这些人不再是“难民”,而是“潜在的恐怖分子”。   他援引国内情报数据显示,2024年19%的恐袭事件相关嫌疑人持有伪造阿富汗证件。   更令人震惊的是,2025年8月,巴境内恐袭造成193人死亡,创下近11年新高,而多数袭击源头直指TTP势力。   巴政府已多次要求阿塔清剿TTP据点,却屡屡被敷衍搪塞。   于是,一场“难民驱逐战”被包装成“国家反恐战”。而真正的焦点,却是那条被称为“毒线”、“血线”、“鬼线”的边界——杜兰线。   这条2640公里长的殖民遗产,被阿富汗拒绝承认百年,被巴基斯坦用铁丝网和炮火守护至今。   塔利班上台后,边界争议更趋激烈。TTP武装分子在边界山地如入无人之境,杀人放火后一夜消失。   巴方加固边境,修建栅栏,部署无人机,却依旧防不胜防。阿西夫曾痛斥:“我们修的是边界,他们拆的是底线。”   此轮驱逐令的出台,显然不仅关乎治安,更是一次地缘博弈的升级。   10月9日,阿富汗外长穆塔基突然访印,与印度恢复全面外交关系,并在联合声明中公开提及克什米尔问题,引发巴方强烈反应。   随后,沙特与巴基斯坦签署了《共同防御协议》,土耳其、卡塔尔也加快调停步伐。但局势的天平,已悄然倾斜。   而此时的阿富汗,哪还有能力承接百万难民的回流?燃料价格上涨30%,失业率飙升,经济濒临崩溃。   塔利班政府内部矛盾重重,地方军阀不受节制,女性禁学、禁工的政策更让国际援助望而却步。   那些被遣返的阿富汗人,有的甚至在边境被塔利班士兵直接扣押,理由竟是“没有忠诚证明”。   有分析指出,巴基斯坦此举更像是一种“谈判杠杆”,逼迫阿塔在边境问题上让步。   特别是在监督机制上,巴方坚持加入对阿塔的军事约束条款,要求其公开切割TTP。而阿塔则坚持“主权不容干涉”,两国代表在伊斯坦布尔会议上几乎爆发肢体冲突。   更令局势复杂的是TTP并未参与任何谈判。这个组织游走在阿巴边境之间,既不隶属塔利班体系,又不接受国际协调。   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塔利班“双面政策”的明证。正是这种模糊空间,让巴基斯坦陷入了“既打不掉,也谈不拢”的困局。   而在这场混乱中,最先被牺牲的,正是那些普通的阿富汗人。他们在巴基斯坦打工、求医、读书,如今却被一纸命令连夜扫地出门。   当国家安全与人道主义发生冲突,谁来界定正义的边界?阿西夫在讲话中毫不避讳:“我们不是驱逐难民,我们是在清理国家安全的盲区。”   但真正的问题是,清理之后呢?恐袭会因此减少吗?边界就能稳固吗?TTP会因难民遣返而瓦解吗?   没有人能给出答案,只剩下一地沉默和一车车被遣返的生命。

0 阅读:1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