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俄罗斯明确宣布了   俄罗斯终于揭开了它的底牌。10月28日,国

地缘历史 2025-10-29 17:59:09

果不其然!   俄罗斯明确宣布了   俄罗斯终于揭开了它的底牌。10月28日,国家杜马议员托尔马乔夫正式对外宣布:全年征兵制法案已经通过三读,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实施。   从这一天起,俄罗斯的征兵不再分春秋两季,而是全年无休地进行。   虽然新兵的实际入伍时间仍集中在春季和秋季,但这一制度变更,已经把“兵役”从一个阶段性任务,变成了国家机器的日常运转。   这看似只是流程上的技术性调整,实则是俄罗斯在战争泥潭中的一次结构性转向。俄军燃尽的不是一批批士兵,而是整个国家的精力和资源。   2024年俄军扩编到150万现役人员后,仍留下超过50万的兵力缺口。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前线空缺的壕沟,是持续无法止损的“人力黑洞”。   从2023年提高征兵年龄上限,到2024年扩大征兵规模,再到2025年秋季启动史上最大规模征兵,俄罗斯的每一步,都在往同一个方向走:让战争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托尔马乔夫的通告,只是这条路上最不可回头的一步。   2025年秋季征兵规模高达16万人,普京亲自签署征兵令,预示着这不再是军方的任务,而是整个国家的战略。   首次启用的电子征兵系统,通过“统一兵役登记系统”发送电子与纸质双通知书,逾期未报到者将面临账户冻结、边境限制等严厉制裁。   这种征召方式的变化,本质上就是国家对个体自由的全面干预。一旦兵役变成默认选项,拒绝就等于违法。   俄罗斯不是没有试图掩盖前线的窘境。   国防委员会主席卡尔塔波洛夫曾公开表示,全年征兵是为了“分摊兵役部门压力”,但这种说法,根本无法掩盖一个事实: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的人力损耗,已经超出所有计划。   乌克兰情报部门的数据显示,2025年俄军的伤亡人数,几乎与当年动员人数持平。这不是战术失败,这是战略透支。   而这种透支,已经席卷到了俄罗斯社会的各个角落。征兵对象从普通青年一路延伸到无家可归者、慢性病患者甚至精神病史人员。   远东的萨哈共和国征兵缺口高达40%,少数民族地区如鄂温克族、雅库特族青年大规模出逃。兵员质量的全面下滑,是这场战争最不愿公开的后果。   俄罗斯正在用法律绕过宪法的底线。表面上,义务兵不会被派往乌克兰战场,实际却通过将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等被占地区定义为“俄罗斯领土”来规避法律规定。   义务兵打“境内仗”、合同兵冲前线,俄罗斯兵役制度正在形成一种彻底的战时双轨体系。   与此同时,俄罗斯的国防预算在2025年升至13.5万亿卢布,占GDP的6.5%,而公共医疗预算则下降了12%。   这不是简单的财政挪用,而是整个国家资源的重构。军工厂优先供电、优先招聘、优先拨款,矿业和制造业的人力正被源源不断地抽调进军队。   到2030年,俄罗斯预计将面临1100万的劳动力缺口,一个足以撼动国民经济结构的数字。   而这一切的代价,最终会落到普通家庭头上。合同兵奖金存在巨大地域差异,莫斯科高达190万卢布,而达吉斯坦只有50万卢布。   抚恤金也从原本的300万卢布削减到不足80万。   俄罗斯不仅在征召本国民众,也在大规模吸纳外籍士兵。朝鲜、阿富汗、伊拉克、伊朗、中亚国家成了新的兵源市场。   月薪1500至3000美元或一纸俄罗斯国籍,是他们的战场报酬。   哈萨克斯坦情报机构披露,仅2025年,就有至少270名本国籍士兵在俄军中死亡或失踪。这些外籍士兵,成了最先被投入战场的“消耗品”。   这种“全球化征兵”的逻辑,乌克兰也在复制。波兰、法国、哥伦比亚的志愿兵出现在顿巴斯战场,月薪可高达3400美元。   但与俄罗斯不同的是,乌克兰把征兵年龄扩展到25至60岁男性,征兵的广度远超俄罗斯。两国都在拼命填补前线,却都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兵源困境。   这场战争,早就不只是武器的对抗,而是社会的对抗,是国家韧性的较量。   俄罗斯正试图将战争制度化、日常化,把战争变成一种“呼吸”,你无法逃离,也无法拒绝。   电子征兵系统的升级,标志着俄罗斯“战争国家化”的完成。   2025年10月发出的新通知,只要逾期30天未报到,就将触发账户冻结、驾照吊销、出境禁令等一系列制裁措施。   征兵,不再是选择,而是一种生活状态。   从战场到家庭、从预算到制度,俄罗斯已经把自己彻底绑上了战车。全年征兵制的通过,不是一次改革,而是一场动员。   它动员的不是士兵,而是国家的每一滴血、每一口气。战争不在远方,它就在卢布的贬值中,在医院的排队中,在每一个收到电子通知书的手机里。   托尔马乔夫的宣布,不是一纸通告,而是一道命令。它的真正含义,是让俄罗斯不再有“和平时间”。   2026年,俄罗斯的“春夏秋冬”,将只剩一个季节——战争季。

0 阅读:65

猜你喜欢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