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电锯狂人米莱在中期选举中大获全胜,为他欢呼的人准备好打脸:阿根廷比索很快就会疯狂地暴跌!很快! 不愧是米莱,一把电锯砍进总统府,现在又砍进了国会。 10月26日这场中期选举,他带着“自由前进党”在全国拿下超40%的选票,布宜诺斯艾利斯省也罕见翻红,把庇隆主义几十年死守的地盘,直接锯成了自由市场的展览馆。 支持者在街头狂欢,以为这是改革的开始,是新生的拐点,是美元雨点般砸下来的前奏。但他们不知道,他们欢呼的,不是胜利,是崩盘的倒计时。 这场选举看起来像米莱的“续命符”,其实更像是选民的无奈投降。不到七成的投票率,已经说明了一切:阿根廷人不再相信任何人了。 两害相权,不是选更好的人,而是选更能说狠话的那一个。 米莱靠着特朗普政府祭出的400亿美元“空头承诺”,成功骗过了焦虑的选民,把一张虚妄的支票当成救命的浮木。 但这张支票,选后还会兑现吗?没人敢打包票,连白宫都没吱声。 市场倒是先给出了回答。选举刚结束,比索就开始跳楼。10月29日,比索对人民币汇率跌到0.004826,兑美元直接击穿1:1470的底线。 这不是小幅震荡,这是自由落体。你以为这是市场情绪?错,这是市场理智。 之前比索还能维持表面稳定,全靠美国在10月中旬硬顶着,十几亿美元砸进汇市。 但现在米莱赢了,特朗普没有再往火里添柴的动力,比索就像失去绳索的风筝,直接栽了下来。 米莱说过,要让比索“死得体面”,要让阿根廷“完全美元化”。听起来很爽,很痛快,仿佛一刀切就能把通胀砍掉。但现实不是计算机模拟。 比索的问题,不是没有美元,而是根本买不到美元。阿根廷的外汇储备,勉强凑到200亿美元,米莱的美元化计划起码要500亿。 这400亿的缺口,他指望谁填?特朗普?银行?IMF?别做梦了。他连抵押都拿不出来,这些人凭什么掏钱? 更讽刺的是,米莱引以为傲的“财政盈余”,根本就是幻觉。他的盈余不是靠创造财富,而是靠砍掉基本服务。 国家医院停诊,基础教育瘫痪,交通基建全线停工,养老金被冻结,公务员工资被腰斩。 这不是节流,这是断流。他拿老百姓的生存权,去换账面上的漂亮数字,然后告诉世界:看,我成功了。 可他没告诉你的是,这些数字一旦对上汇率,就变成了一堆废纸。 有人说,通胀降下来了,从211%掉到2.1%。但这不叫治理,这叫麻醉。 米莱用美元给经济打了一针强心剂,一时镇住了物价,却让国家彻底失去了调控能力。 你看过厄瓜多尔吗?2000年美元化后,短期内通胀是压住了,但20多年过去,那国家没有货币主权,经济像被锁住的机器,动都动不了。 现在米莱也要把阿根廷变成那样?他以为自己是医生,其实他就是刽子手。 更别提他的内阁,一个比一个华尔街。 10月23日,新外长基尔诺上任,摩根大通出身,手上拿着的是“布雷迪2.0计划”:把阿根廷的主权债务包装成金融产品,再卖给国际资本。 你以为这是融资?不,这叫贱卖国家。能源企业已经开始低价出手,接下来是铁路、电信,甚至连国家的土地都可能进拍卖行。 米莱的改革,不是修复国家,而是把国家当成旧货市场,一件一件拆开卖掉。 更危险的是,美元的来源正一天天枯竭。侨汇,一直是阿根廷的“隐形出口”,但今年前九个月就跌了12%。 美国和西班牙经济放缓,海外阿根廷人自己都快活不下去了,哪还有钱往回寄?出口呢?只能靠中国买大豆,而且还是靠人民币结算。 你说你要美元化,可你挣的全是人民币,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IMF又不傻,借钱的条件写得比圣经还厚,农业要开放,能源要自由,利润还得随时汇出。你是拿到贷款了,可你知道你失去了什么吗? 现在比索的暴跌,还只是开始。一旦美元储备耗尽,社会失控就会接踵而至。 你看看厄瓜多尔,2025年10月,全国大罢工,十万人上街游行,政府被迫让步。 你以为阿根廷不会?你以为阿根廷人会一直忍下去?别忘了,这个国家的人,曾经为了牛奶价格涨一毛钱,组织过一百万人大游行。 你让他们看着国家被华尔街吞掉,看着比索变成废纸,看着医院关门、学校停课,他们能不反抗? 米莱赢了,他当然赢了。他用一把电锯砍掉了所有的妥协、理性和制度。他站在国会山上,大笑着说:“现在轮到我了。” 你可以用口号赢得选票,但你赢不了现实。现实是,市场没有信仰,银行没有感情,汇率不会说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