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了五天的第19届迪拜国际航空展可是炸开了锅,毕竟有 11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1500 多家展商来凑热闹,更关键的是,现场签的订单金额高得吓人,也让大家看清了航空业现在的新路子。 要说这次航展最豪气的,那还得是东道主阿联酋航空,第一天就砸 380 亿美元拿下 65 架波音 777-9 飞机,这哪是看展啊,分明是全球航空业的 "花钱大赛",更让人看清了疫情后航空业的新玩法,真是越看越明白! 为啥偏偏选中波音 777-9?这飞机确实有过人之处,全长快 77 米,能坐 426 个人,比老款多装不少乘客,关键是还特别省油。 它的每座油耗比之前的老机型少 20%,跑一趟一万三千五百公里的长途,能省下来的油钱都是一笔大数目,对于常年飞欧亚非枢纽航线的阿联酋航空来说,这可是长期省钱的好买卖。 更有意思的是它的机翼,展开有 71.8 米宽,滑行的时候能折成 64.8 米,既不影响起飞效率,又能适配现有机场的停机位,不用额外花钱改造设施,这设计真是说到航空公司心坎里了。 而且阿联酋航空不光买飞机,还跟 GE 航空签了 10 年的维修协议,又花 12 亿美元跟赛峰集团订了座椅和起落架维修服务,连后续保养都安排得明明白白,这算盘打得也太精了。 这届航展的订单可不是阿联酋航空一家独美,整个展馆里到处都是签约的热闹场面。 迪拜本土的 flydubai 航空公司更会玩,先花 240 亿美元买了 150 架空客 A321neo,转头又砸 130 亿美元订了 75 架波音 737MAX,还都留着后续再买的选择权,一下把两家巨头都拉进来,既不怕供货出问题,又能压低成本,这操作真是绝了。 另一家阿联酋航司阿提哈德也没闲着,一口气订了 6 架 A330-900、7 架 A350-1000,连货运飞机都订了 3 架,生怕错过这次采购热潮。 对比 2021 年迪拜航展 740 亿美元的订单总额,这届直接打破纪录,光民用飞机订单就多到数不清,再加上阿联酋国防部签的 254.6 亿迪拉姆军购合同,真是遍地是真金白银。 为啥大家都扎堆在这次航展疯狂下单?其实航空业的新路子已经很明显了,不再是盲目扩张,而是精准发力。 首先就是 "省油为王",现在油价居高不下,航空公司都把燃油效率当成头等大事。 波音 777-9 搭载的 GE9X 发动机,是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发动机,口径快赶上一架波音 737 的机身,燃油效率比同类机型提升 12%,这意味着每飞一公里就能少花不少油钱,长期下来就是巨额利润。 空客的 A321neo 也是同理,省油又能装,才会被 flydubai 一眼看中,一下订了 150 架。 其次是 "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以前航空公司要么专买波音,要么专做空客,现在都学聪明了。flydubai 既买空客又买波音,阿联酋航空一边订波音 777-9,一边又追加 8 架空客 A350-900,这样既能避免单一供应商延迟交付的风险,还能在谈判时压价,真是太精明了。 而且现在的订单不光是买飞机,还得带上全套服务,阿联酋航空跟 GE、赛峰签的长期维修协议就是最好的例子,飞机买回去能一直有保障,减少故障停机时间,这才是长久经营的门道。 更重要的是,中东航司的崛起已经改变了全球航空格局。阿联酋、阿提哈德这些航空公司,靠着中东连接欧亚非的地理优势,成了国际航线的枢纽,疫情后国际旅游慢慢复苏,他们急需更新机队来抓住机会。 阿联酋航空本身就有 143 架波音 777,这次再添 65 架,未来几年还能根据需求换成更大的 777-10 或更小的 777-8,灵活应对不同航线的需求。 这种 "提前布局、灵活调整" 的思路,就是航空业的新玩法,不再是被动适应市场,而是主动创造市场。 看着迪拜航展上一笔笔大单,真真切切感受到航空业已经走出疫情的低谷,而且走得更稳、更聪明了。 以前大家觉得航空业就是买飞机、拉乘客,现在才发现,拼的是省油技术、供应链管理和长期服务。阿联酋航空 380 亿的大单不是冲动消费,而是看透了行业趋势的精准投资,其他航司的跟风下单也印证了这一点。 这届迪拜航展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航空业的新方向:未来的飞机一定是更省油、更灵活的,航空公司的经营一定是更注重长期效益、更会整合资源的。 那些还抱着老思路的企业,迟早会被甩在后面。不得不说,中东航司这波操作真是让人佩服,用真金白银投票,既拉动了飞机制造商,又巩固了自己的枢纽地位,还为全球航空业指明了路子,这波 "豪横" 真是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