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二姐三个子女,两个大的是女儿,还有一个小儿子。她看了身边很多两女一子的养老模式,得出一个结论:像她这种情况,养老靠子女,是绝对靠不住的。 她说:“农村家庭一旦有儿子,甭管你有多少女儿,很多都会撒手不管父母,因为大家都认为养老是儿子的事,有儿子,养老就不要指望女儿。而儿子,往往也靠不上。” 她还说:“这种生了两个女儿再生一个儿子的,女儿长大了,多少会觉得你是‘重男轻女’才生的儿子,多少是有怨言的。这种家庭的女儿,一提到养老都是丢一句‘不是有弟弟吗?’所谓的‘扶弟魔’,电视剧里有,这年头几乎没见到了。因为现在的子女都是娇惯长大的,自己都不想管好,还管你,还管弟弟?做梦的吧。儿子呢,因为孩子多,精力有限,家里资源也有限,往往也不大管得好,且因为是老小,娇惯在所难免,大了哪怕有本事,也不大愿意为父母付出,指望不上。” 我当然深为她能看到这一层而欣慰,但适当的情绪价值,我也是要给够的,我说:“你家孩子不一样,他们都算懂事,学校也考得不错,不能一棍子打死。” 我二姐不依不饶地说:“你别安慰我了,我算是明白了,我们这群80后养老,最重要的是养两个东西,第一个是养身体,把自己身体养硬朗,别让子女给你端屎端尿,让自己老了也能生活自理,不用求人,不用成为子女的负担;第二个是养能力,这个能力是保证自己老了还能体面的关键。这就要求学习不能停止,什么手机支付、网上挂号都得会,别老了被时代甩在后面。” 她接着说:“养身体这事,我是从你教我瑜伽开始顿悟的,我发现这人身体好,老了才能自己吃饭、自己走路、自己穿衣,这比什么子女孝顺、退休金高,都靠谱多了。你如果身体不好,子女再孝顺,一天三顿饭,能准时送到你手里?能保证你躺在床上还对你轻言细语?不能吧!既不能保证,那肯定自尊心被磨啊,那紧接着肯定抑郁而终。 但身体好就不一样了,哪怕子女不孝顺,哪怕兜里没啥钱,自己总能给自己弄口饭吃,饿不死,没事还能村里溜达溜达,这不就有生活了,不仅仅是活着了。 你老了,也还有能力,子女永远不会嫌弃你,不会觉得你是拖累,自己也觉得自己还挺‘能’的,甚至还真能做点有用的事。‘人有用’不就是最好的对抗衰老的方式吗?” 我听后不断地点头,但也还不忘给她补充说:“还有一个要‘养’的,就是养心,我研究了大量的长寿老人,他们长寿的秘诀,多少与心境有关,他们都是非常想得开的人。 很多老人,其实是可以无疾而终的,只有一些最常见的老病,前提就是会养心。你看,姚贝娜也好,还是李玟也好,这些英年早逝的,都有一个特征,就是他们都有过心情极度郁闷的时候,持续时间还挺长,也就是不会及时调节,以至于身体出了问题。姚贝娜就曾亲口承认,自己的病就是极度郁闷那时候得的。” 二姐深以为然:“很多疾病都是生气得来的,太大的压力,长期的精神紧张,各种情绪激动,都会导致病痛。我以前也经常胡思乱想,甚至晚上睡不着觉,现在不会了。你跟我讲完这第三个‘养’,更加不会了。没有什么人和事,比你的生老病死更重要,内耗真的直接和生老病死挂钩啊!” 我笑着说:“看来,你是已经学会避开那些对你的健康造成威胁的人事,能做到完全不理会了。” 我没有想到,我二姐能这么快看透“养老”。如果每个人都能有她这么通透,可能中国养老就不是问题了!对此,你们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
我们这小区现在出现了一个新型养老模式,就是在一个小区里,租一个三室的房子,然后招
【4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