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一个女医生被哨兵拦住,要求出示通行证,没想到,她直接掏出一颗手榴弹:

山有芷 2025-11-25 18:19:17

1987年,一个女医生被哨兵拦住,要求出示通行证,没想到,她直接掏出一颗手榴弹:“这就是我的通行证!”   一枚只能拉响一次的手榴弹,在1986年的云南边境哨卡成了特殊的“通行证”面对荷枪实弹阻拦的哨兵,背着行囊的小个子护士掏出这枚名为“光荣弹”的爆炸物,那是前线战士留着给自己做最后了断用的,硬生生逼得哨兵让出了一条道。   她不需要这枚手榴弹去杀敌,她只需要用这种豁出命的态度证明:前面那个血肉横飞的猫耳洞阵地,才是她该去的地方,这个玩命冲卡的姑娘叫刘亚玲,在充满硝烟与血腥味的堑壕里,她是个极其擅长“撒谎”的人。   当那些年轻的肢体被炮火撕碎,衣服被剪开,裸露出受创的躯体时,十八九岁的小战士常常羞得捂着残存的布条,这时候,明明只有23岁的刘亚玲,张口就敢谎报年龄:“害什么臊,大姐我都30岁了,什么没见过”。   她用超越年龄的泼辣和沉稳,哄着伤员接受治疗,有时还扯过棉被盖在他们仅穿内裤的身上,这种超越生理极限的“硬撑”,贯穿了她的战地生涯,在1987年1月的一次拔点作战中,为了穿过敌方火力封锁区救人,她的臀部甚至被弹片击中。   换个人早躺下了,她却悄悄躲到隐蔽处,咬着牙自己把嵌在肉里的弹片硬抠了出来,连一声都没吭,转身又扑向了伤员,直到坚持了二十多个小时,完成了对25名伤员的救治后,她才因为伤口严重感染化脓、高烧昏迷倒下,最后被送去野战医院做了植皮手术。   刘亚玲的“不听话”在军区是挂了号的,早在1984年夏天,作为第四军医大的优秀毕业生,本来手里攥着人人眼红的解放军301医院分配通知书,可她看完从朝鲜战争以来的战伤死亡率统计数据后,觉得那是耻辱,我们的伤员死在前线的比例太高了。   她把好前程扔进抽屉,死活要去文山军医院,哪怕到了后方医院她也不安分,为了上前线,她给各级领导连写七封请战书,结果因为“女同志不方便”全被驳回,她干脆就把节假日攒起来,搞“非法潜伏”。   1986年4月,借着“看望老乡”的名义,她哪怕背上“开除党籍”的处分,哪怕医院派人连催带请,也愣是赖在前线救护所不肯挪窝,连军区傅全有司令员后来都被惊动了,专门派人核查才发现,这个看起来文弱的姑娘,居然在没批准的情况下偷偷跑了六次前线。   摸爬滚打了14个阵地,在那种时刻都可能丢命的环境里,为了救人,她把自己当成了“耗子”和“支架”1986年5月救治双腿重伤的战士徐良时,堑壕狭窄得根本直不起腰,刘亚玲二话不说钻到担架底下,像只蜥蜴一样跪爬着前行,一只手还要高高举着输液袋。   另一只手死死按住针头,颠簸的运兵车上,为了减轻伤员痛苦,她就把那条血肉模糊的伤腿抱在自己怀里,拿手掌当肉垫护了一路,哪怕是那个块头比她高出一头的大个子炮手高海元被炸伤动弹不得,她也是咬牙把他背起来,一口气狂奔了一百多米冲回救护点。   仗打完了,生活归于平静,所有人都以为成了西京医院皮肤烧伤科“大拿”的她会安享荣光,可那种刻在骨子里的“折腾”劲儿又犯了,2004年,她再一次辞掉安稳的主治医师工作,甚至把半辈子的积蓄都掏空,逆行回到了偏僻的农村老家,建起了一所一级医院,   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让村里人看病能省点钱,哪怕是一篮子鸡蛋的谢礼她都往回推,甚至到了2020年,当全社会都在躲避病毒时,这位曾经的战地天使又带着人没日没夜地生产了300吨消毒液,其中有十分之一被她想方设法运往了武汉。 信息来源:央广网——中国退役军人|刘亚玲:“战地女神”自主择业,回到家乡农村当“村医”

0 阅读:1
山有芷

山有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