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站边很有问题!不理大是大非,凭什么代表东南亚各国发声?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在公开场合说了几句话,引起很多人关注,他希望中国和日本能够保持冷静,不要总是提起过去的历史问题,还提到可以看看东盟国家怎样与日本达成和解,这些话听起来像是在劝双方缓和关系,但有人认为他偏向日本,尤其在日本方面刚刚发表关于台湾的不当言论之后。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发表了关于台湾的言论,这引起了中国方面的不满,而黄循财并没有直接批评日本方面,反而建议中国放下包袱,这种态度让人感觉他偏向日本一方,更重要的是,对于日本试图通过行使集体自卫权介入台海事务的做法,黄循财完全没有提及,相当于默认了这种主张,这种做法在国际法层面存在着明显风险。 他还提到东南亚国家都支持日本在安全事务上多出力,这个说法存在疑问,东盟一直强调保持中立立场,不希望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现状,新加坡作为一个国家不能代表整个东盟整体意见,而且把中国与日本的历史问题,跟日本与韩国、菲律宾的经济合作放在一起比较,这种做法并不恰当,中国是二战期间受害最深的国家之一,历史问题不能简单略过。 黄循财这次表态,背后可能有他的考虑,新加坡这几年与美国和日本来往密切,经常联合举行军事演习,他或许想借这个机会在区域事务中增加影响力,但小国需要依靠平衡策略来维持利益,现在公开偏向一方容易让中国感到不可靠,同时国内也有观点认为对华采取强硬态度更安全,这种看法可能影响了他的决策。 中国这边反应挺大,媒体直接点名批评新加坡的做法,新加坡在经济上离不开中国,但在安全问题上越来越依赖美国和日本,这种两边摇摆的策略,短期内显得灵活,长期来看可能让双方都不满意,尤其在台海这类敏感议题上,选错立场会带来不小的代价,黄循财最近的发言确实让很多人重新评估他的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