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古的“泛蒙古”分子再度开始“最终幻想”:借着当前中日对抗之际“趁火打劫”,还

温不樊人世间 2025-11-28 17:37:46

外蒙古的“泛蒙古”分子再度开始“最终幻想”:借着当前中日对抗之际“趁火打劫”,还做了南下占领内蒙古和新疆阿勒泰、巴音郭楞等地的战线推演图。 这一幕真是荒诞得近乎黑色幽默:一群把头埋进沙堆里的“泛蒙古”狂热分子,对着地图上的新疆阿勒泰和巴音郭楞指手画脚,甚至煞有介事地画出了“南下战线”推演图。 然而这些沉浸在帝国迷梦中的人似乎还没睡醒,只要稍微掀开这块遮羞布看一眼现实的里子,所谓的“扩张野望”不仅缺乏基本的物质支撑,甚至连一场象样的实弹演习都凑不齐本钱。 如果你看过2025年的最新数据,大概会觉得他们的底气简直像个笑话。 就在这群人叫嚣着跨越荒漠的时候,他们手里的家底薄得可怜:陆军把苏联留下的T-72和T-62视若珍宝,但这堆爷爷辈的铁疙瘩连现代反坦克导弹的瞄准线都跑不赢,其中八成还要常年趴在库房里吃灰。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那支传说中的“海军”,全军满编也就七个人,守着那艘在库苏古尔湖里打转的苏制拖船“苏赫巴托”号,这几乎成了唯一的军事资产,这种阵容别说跨越中蒙边境的戈壁去“南下”,就是想把这船拖上岸都得费九牛二虎之力。 真正的战争打的是后勤,可这对如今的外蒙古来说简直是致命伤。 那些在那张臆想地图上随手划拉的线条,哪怕只是为了把一辆坦克从乌兰巴托挪到呼和浩特,中间这六百公里的无人区就足以让任何后勤官绝望。 且不说外蒙古那个只有1%GDP占比的寒酸国防预算,甚至难以给士兵发足饷银,单说燃油这条命脉,就牢牢攥在中国手里。 只要二连浩特的阀门轻轻一关,不出72小时,乌兰巴托的加油站就得断供,到时候那些平时拿粉笔在沙地上画坦克搞“模拟演习”的士兵,恐怕连把真坦克发动起来的一脚油都凑不齐。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种令人费解的“吃饭砸锅”心态,明明92%的出口都要依赖中国市场消化,身上穿的、嘴里吃的有七八成是依靠南边的邻居运过去的,他们却偏要在早已明确划定的《中蒙边界条约》之外搞事。 一边看着第一季度中蒙贸易额突破400亿美元,靠着向中国卖煤炭和稀土续命,一边却又在合同里玩“历史溯源”的文字游戏,甚至针对中资企业搞出了十二个项目搁浅的闹剧。 这哪里是有骨气的博弈,分明是将自己的脖子主动送进绞索里,还自以为手里握着筹码。 更讽刺的是,这种自我陶醉的极端思潮,本质上不过是百年以来外部势力玩剩下的残羹冷炙。 从1919年赤塔会议的闹剧,到二战时期被当枪使的“蒙古傀儡国”迷梦,无论是谁在背后煽风点火,最后的代价总是由蒙古人自己来扛。 看着2025年7月日本天皇所谓的“历史性访问”和稀土合作,甚至还要在这年3月搞“古蒙文复兴”,明眼人都能看出这就是把当年的地缘剧本换了个皮。 这帮激进分子难道忘了当年布里亚特和内蒙古泛蒙代表那场注定失败的“大蒙古国”狂欢吗? 那段历史早就证明了,无论是斯大林把几十万日侨迁往中亚的冷酷,还是苏联焚毁古籍、处决僧侣的文化阉割,充当大国棋子的下场永远是被用完即弃。 如今这群人妄图用生锈的马刀去挑战东风导弹体系构筑的铜墙铁壁,这早已不是勇不勇敢的问题,而是彻头彻尾的认知错乱。 他们幻想着外部势力能送来温暖,现实却是除了倾销那些只有日本人才不开的二手车之外,所谓的“盟友”连真正的实惠都吝啬给予。 看看现在的内蒙古,GDP已经是外蒙古的30倍,当地百姓日子过得安稳富足,谁会脑子发热去追随一个连过冬煤炭都得看别人眼色的穷亲戚去“吃土”? 那种甚至还要看中国天气预报才能规划行程的将军们,如果不赶紧从那张可笑的推演图里抬起头来看看世界,最终恐怕连原本安稳的日子都要赔个精光。

0 阅读:60

评论列表

特准

特准

1
2025-11-28 23:50

不对中华和善者,五十年内大变局时平之!

温不樊人世间

温不樊人世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