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化寺,两个精美的藻井如何流落到美国?

坚持走路 2025-04-08 16:04:12
P2-3,现藏于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 - 阿特金斯博物馆的智化寺万佛阁藻井 P4,现藏于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的智化寺智化殿藻井 P10-11,智化寺藏殿五方佛曼荼罗藻井,智化寺 P12-14,智化殿 P15-18,如来殿和万佛阁 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 - 阿特金斯博物馆内,有一个精美的藻井(P2-3)。 它是怎样流落到海外去的呢? 坎 • 哈默德 (Ken Hammond) 是美国哈佛大学毕业生,1982年来到北京学习中文,1983年到美中教育访华协会工作,他有个中国名字叫“韩慕肯”。1986年5月,他在参观智化寺时,得知藻井流落到美国,表示愿意帮忙弄清情况。7月中旬他回到美国后,立即向纳尔逊博物馆去信询问,纳尓逊博物馆一共给哈默德先生回了两封信。 第一封是1986年9月17日,马克 • 福 • 维尔森 (Marc F Wilson)馆长的回信。 第二封是1986年10月15日,副馆长珍妮 • 哈瑞斯(Jeanne Harris)受维尔森馆长之托写的回信。 这两信的作者对中国的态度是友好的,但所述事实却有矛盾,前信称西克曼是从木匠铺买的藻井,后信却说是在寺内从木匠手里买下的。 智化寺共有两个类似的藻井,另一个收藏在费城艺术博物馆,是霍雷斯•杰恩 (Horace Jayne)经手办理的。 为弄清事实真相,哈默德先生又直接给西克曼去信询问。 西克曼过去译为 “史克门”,现多译为劳伦斯 • 西克曼 (Laurence Sickman),曾任纳尔逊博物馆馆长。 作为当事人的西克曼,并未提供出更多的细节。他坚持藻井是从木匠手中买回的说法,只字未提有无中间人联系。 民国时期,智化寺收入拮据,经济窘迫,寺僧为敷口支出,卖物租屋,无所不干。大方家胡同口的 “同顺杠房”,与寺中关系密切。民间办丧事者,从杠房买来棺材,到寺里做法事;无地埋葬的,灵柩即暂存于寺中。智化寺原有很多古松柏,后来几乎都卖给杠房做棺材了。 为西克曼效劳的纪姓古玩商,熟知上述这些情况,即借此来遮掩视听,与智化寺住持普远商妥出卖藻井。 事实真相是,分别受雇于两个博物馆的西克曼与霍雷斯• 杰恩,通过纪姓古玩商或其它途径了解到智化寺;看到藻井后,又通过纪与普远联系;纪以做棺材为由买下藻井,抬到自己家后,又转卖给美国人的。 据1932年9月《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发表的刘敦桢《北平智化寺如来殿调查记》,1931 年进行调查时已无藻井。而西克曼是 1930年自哈佛毕业后来到北平的,藻井拆卖的时间,应是 1930年夏秋之间的一天。 (P1-11,文字来源于网络) 北京智化寺

0 阅读:2
坚持走路

坚持走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