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初,贵州土城镇的枪声刚停,野战医院里又抬进一个重伤的战士,这个苗族汉子怀里紧抱着个婴儿,嘴里说着别人听不懂的方言。 卫生连指导员马泽迎正在包扎伤员,听到婴儿的哭声赶紧过来,战士满身血污,眼神却死死盯着怀中的孩子,嘴里断断续续说着什么。 恰好朱德总司令路过,立即找来懂苗语的警卫员翻译,原来这个战士的妻子已经牺牲了,他自己也被机枪打穿了腹部,知道活不成了。 “同志……孩子……托付给你……”战士用最后的力气抓住马泽迎的绑腿,眼中满是哀求,朱德当场拍板:“马指导员,这个爹你来当!” 马泽迎接过孩子那一刻,心里五味杂陈,一个大男人从来没带过孩子,现在要在行军路上照顾一个婴儿,这可怎么办? 第二天部队继续转移,马泽迎用绑腿布把孩子牢牢绑在背上,孩子饿了就把炒面嚼烂了喂,尿了就用破布垫着。战友们看他笨手笨脚的样子,都偷偷帮忙。 最难熬的是翻越夹金山,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里,马泽迎怕孩子冻坏,把自己的棉袄拆了,加上缴获的日本军毯,给孩子缝了件厚棉衣。 有次过沼泽地,马泽迎一脚踩空陷了下去,拼命把孩子举过头顶,自己的后背被树枝划出好几道血口子。战友们把他拉上来时,发现他后背都化脓了,硬是撕了半件衬衣垫着继续走。 孩子在长征路上竟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马泽迎给他取名“勇毅”,寓意勇敢坚毅,战友们都说这孩子命大,跟着红军走了两万五千里。 到了延安,这段“战场托孤”的故事传开了,抗大女生队的郭智勇主动要求帮忙照顾孩子,两人后来结为夫妻。郭智勇对勇毅比亲生的还亲,夫妻俩省下津贴给孩子买羊奶粉。 马泽迎这个大老粗居然学会了纳鞋底,他怕买的鞋子磨坏孩子的脚,非要亲手给勇毅做鞋,战友们都笑话他,说从没见过这么疼孩子的“爹”。 勇毅慢慢长大了,和马泽迎夫妇的亲生女儿青梅竹马,1949年北京解放时,在组织的见证下,两个年轻人举办了简朴的婚礼。 马泽迎晚年时常跟子女们提起那段往事,他说那个苗族战士临终前的眼神,自己这辈子都忘不了,一个承诺就是一辈子,这就是红军的品格。 临终前,马泽迎特意嘱咐把那件补丁摞补丁的小棉袄捐给军事博物馆,他说这不是一件衣服,这是一个承诺的见证。 如今在军事博物馆的展厅里,那件泛黄的小棉袄静静陈列着,上面还能看到干涸的血迹和奶渍交织的痕迹,诉说着那段血与火的岁月。 每当有人问起这个故事,马泽迎的子女们总说:“我们的父亲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一诺千金。”那个在战火中捡来的孩子,后来也成了一名军人,把这份承诺传承了下去。 这就是长征路上的红军,他们不仅要背负着理想前进,还要承担起对每一个生命的责任,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就这样改变了两个人的一生,也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温情。 信源: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军事科学出版社)、 马泽迎1983年访谈(中央文献研究室存档)、《朱德年谱》(人民出版社)[凝视]
1935年初,贵州土城镇的枪声刚停,野战医院里又抬进一个重伤的战士,这个苗族汉子
优优谈过去
2025-07-03 11:37:13
1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