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 年,84岁的聂荣臻元帅在接受采访时,直言彭德怀元帅功劳很大,为人刚直。1974年11月29日,彭德怀在北京含冤离世,享年76岁。四年后,党中央为这位老将军彻底平反。当年那句“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的豪情壮志,至今仍让人热血沸腾。[凝视] 从一个湖南农家子弟到共和国元帅,彭德怀用自己的传奇经历告诉我们:什么叫真正的铁骨铮铮,什么叫为国为民。 1928年7月22日,时任国民党军团长的彭德怀做了一个改变历史的决定,他放弃每月240大洋的高薪,带着滕代远、黄公略在湖南平江发动起义,成立了红五军。 彭德怀把自己在旧军队的全部积蓄都拿出来,作为革命经费,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我看到了穷人的苦,也看到了希望。” 长征路上,彭德怀指挥红三军团掩护中央纵队突破湘江封锁线,遵义会议后,他临危受命,指挥部队二渡赤水,强攻娄山关。这一仗打得漂亮,是长征以来第一次大胜仗。 毛泽东高兴得写了首诗:“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还专门为彭德怀写了“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德怀看后,谦虚地把最后一句改成了“唯我英勇红军”。 抗日战争爆发后,彭德怀担任八路军副总指挥,1940年,为了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他策划指挥了著名的百团大战。 这场战役动用了105个团的兵力,历时三个半月,进行大小战斗1800多次。八路军毙伤日伪军2。5万余人,破坏铁路公路2000多公里,彻底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但彭德怀事后却深深自责,在党的七大会议上检讨说:“我对日军报复的残酷性估计不足,让根据地的老百姓付出了沉重代价。” 解放战争期间,胡宗南率20万大军进攻陕北,彭德怀只有2.6万人。敌我力量对比悬殊,怎么办? 彭德怀想出了“蘑菇战术”:你来我就走,你走我就打,专找敌人的软肋下手。 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连续三战三捷,把胡宗南打得晕头转向。 有一次战斗胜利后,炊事员想给彭德怀煮碗面条庆祝。他坚决不同意:“战士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硬是把面条倒进大锅菜里,和大家一起分着吃。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彭德怀再次临危受命,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面对装备精良的“联合国军”,他和战士们一起在冰天雪地里打了三年仗。 志愿军装备落后,但士气高昂,彭德怀充分发挥近战夜战的优势,连续发动五次战役,把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一直打回到三八线。 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美军司令官克拉克后来说:“我是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将领。” 彭德怀不仅是战场上的铁血将军,更是士兵们的贴心人。 长征途中,他把自己的战马让给生病的战士,自己徒步行军。 抗美援朝期间,他经常深入前线看望伤员,有一次,他看到有干部为了通行方便,要求挪动躺在路边的伤兵。彭德怀当场发火:“你们不爱兵,就没资格当领导!” 担任国防部长后,彭德怀依然保持着朴素的作风,出差时坚持坐普通火车,拒绝专列待遇。他的侄子抱怨军衔评得低,被他狠狠训斥:“正因为你是我侄子,更要避嫌!” 1966年,彭德怀到西昌畜牧场视察,吃完饭后发现少交了8元餐费,他连夜写信补款:“任何单位都必须严格财务制度。”这些细节,让人看到一位老将军的品格。 彭德怀一生戎马倥偬,打了无数胜仗,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他常说:“我们是人民的牛,国家的牛,要老老实实为人民服务。” 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彭德怀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忠诚,什么叫担当。真正的英雄,不是不怕死,而是知道为什么而死;不是不会弯腰,而是知道为谁而弯腰。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需要这种“横刀立马”的勇气和决心。 你觉得彭德怀身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是什么? 信源: 聂荣臻元帅网
1983年,84岁的聂荣臻元帅在接受采访时,直言彭德怀元帅功劳很大,为人刚直。
优优谈过去
2025-07-11 13:08:06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