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为了证明自己红军身份,来到北京找当年的政治部主任,

如梦菲记 2025-07-13 13:53:18

1979年,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为了证明自己红军身份,来到北京找当年的政治部主任,但由于时间太久,对方已经不记得了,眼看希望就要破灭,老红军灵机一动说道:“我是3号花机关呀。”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9年春,北京最高人民检察院门前,春风微凉,一位身穿灰色旧衣的老人背着一个斑驳的军用帆布包,站在大门前的台阶下。   他年约六旬,头发全白,脸上的皱纹刻着风霜,他从江西泰和县赶来,只为一件事——证明自己曾经是红军。   他叫肖成佳,1916年出生,少年时在私塾读过几年书,能写会算,1928年,他十二岁,家乡来了一支红军队伍,队伍里的人在村口贴标语、敲锣打鼓讲革命,那个年纪的孩子被这些吸引。   他开始给红军帮忙,站岗放哨,张贴标语,喊口号,因为识字,他很快被编入宣传队,跟着队伍唱歌演戏,还学会了用顺口溜宣传土地革命,三年后,他成为正式红军战士,继续担任宣传队的骨干。   1934年红军长征开始后,他随红九军团一路转战,路上除了行军作战,夜晚还要排演节目,鼓舞士气,在队伍中,他出演过一部叫《花机关》的话剧,饰演“3号花机关”这个角色,在战士中很受欢迎。   那时,宣传队的戏剧和歌谣,是战地生活中难得的慰藉,他还记得一首歌叫《杜娘歌》,是政治部主任黄火青教给他们的,那段时间,是他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段日子。   1935年,红军渡过赤水河,敌军堵截道路,部队需要有人断后,他被指派带一个排去娄山关附近阻击敌人。   他带着战士埋伏在山林之间,等敌军进入包围圈后发起攻击,完成了任务,他本是宣传队员,这是他第一次带兵打仗,也是他在战斗中真正成长起来。   1936年,他随军参加西路军远征,那一年的征战更为艰苦,补给断绝,寒冷干燥,敌人压境,古浪战役中,一颗炮弹在他身边炸开,弹片击中他的腹部和大腿,他当场昏迷,被掩埋在尸体堆中。   几天后,卫生员在清理战场时发现他还有微弱呼吸,才将他救起,他伤势严重,跟部队失散,被俘后被带往甘肃某地,母亲花了三十块大洋把他赎回来,他躲回家乡,从此与红军组织失去联系。   回乡后,他靠种地和做点小买卖维持生计,从不张扬自己的过往,新中国成立后,他几次向地方政府提交申请,想恢复红军身份。   那时档案制度还不完善,他又失联多年,没有相关资料,证人也无法找到,申请始终没有回音,几十年过去,他从青壮走到了暮年,仍未等到那张红军证书。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被怀疑身份成分不明,被下放劳动,日子艰苦,他没有埋怨过,也没有放弃。   他说过,只要国家还在,他就相信会有被认出来的一天,他每天写字、整理自己记得的战斗经历,生怕有一天再也说不清楚。   1979年春天,他听广播时,听到黄火青的名字,说他已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   他记得黄火青,是当年红九军团的政治部主任,是自己曾一起排练话剧、唱歌的老首长,他立刻收拾行李,带上仅有的那点资料,坐火车一路北上。   到北京后,他找不到人认识,也没有介绍信,他在最高检察院门口徘徊数日,每天清晨就来守着,晚上才离开,他不愿放弃,因为他知道这可能是最后的机会。   那天傍晚,一辆黑色轿车缓缓驶来,他一眼认出车里的那位老人,他快步迎上去,车停下后,他自报姓名,但对方望着他,迟迟没有反应,岁月已经抹去了面容的熟悉,时光太久,谁也无法仅凭一句名字就唤醒当年的记忆。   眼看机会就要错过,他在慌乱中喊出了一个几乎尘封已久的词:“3号花机关”,紧接着,他哼起那首《杜娘歌》。   那是他们在宣传队经常演出的剧目和歌曲,那是黄火青当年教他的旋律,他的嗓音已不如年轻时清亮,但那句旋律唤醒了另一位老人的回忆。   黄火青愣住了,他低声重复那句“3号花机关”,眼前浮现出三十多年前的战火岁月。   他记起了那个机灵的青年,记起了那个用一身文艺才华带动队伍士气的小战士,他将肖成佳请进办公室,听完他的讲述后,亲笔为他写下证明信。   组织部门迅速展开调查,不久后,红军身份得以恢复,那张红军证书送到肖成佳手中时,他两手颤抖,久久未语。   那不是一张纸,而是他用信念守了几十年的归属,他没有庆功,也没有庆祝,只是把证书放进那个旧军包里,像收起一段历史。   从此以后,他偶尔会应邀讲述当年的故事,他的声音不高,语速不快,但说起战斗和戏剧时,神情依旧带着当年的光,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没有忘过自己是谁。”   肖成佳的名字或许不会写进教科书,但他的坚持和信仰,证明了一个普通红军战士的分量,那一句“我是3号花机关”,不仅仅是记忆的线索,更是时间无法抹去的身份印记。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肖成佳:一首歌曲,在43年后证明红军身份——新华社

0 阅读:1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