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中国人敢参战,我将让只靠步枪作战的中国人尸横遍野,将整个战场变成屠场!"1950年9月,麦克阿瑟得知中国即将出兵朝鲜,对着情报处长威洛比少将嚣张地说。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0年9月,朝鲜战场形势焦灼,美军在仁川登陆后迅速扭转战局,联合国军一路向北推进,此时的麦克阿瑟正意气风发,认为朝鲜战争即将以美国的胜利收尾。 就在这个阶段,他面对情报人员提出的警告,毫不在意地说出一句狠话:“只要中国人敢参战,我将让只靠步枪作战的中国人尸横遍野,将整个战场变成屠场,” 这句话后来成了他军事生涯的转折点,也成了美军在朝鲜战场遭遇沉重打击的前兆。 麦克阿瑟是美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将领之一,出生于军人家庭,从小受到严格的军事教育,他在西点军校毕业时成绩排名第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表现出色,成为最年轻的师级军官之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领导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与日本作战,战略谋划与战术执行都取得显著成效,战后他担任驻日盟军总司令,主持日本战后重建,影响力达到巅峰。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联合国军任命他为总司令,他亲自策划仁川登陆,成功切断朝鲜人民军后路,一举扭转战局,成为当时美国最受崇拜的军事人物。 正是因为这一连串的胜利,使得麦克阿瑟对自身判断极度自信,他坚信装备落后的中国不具备大规模参战的能力,更不相信刚刚结束国内战争的新中国敢于越境作战。 他对情报部门提出的中国可能出兵的线索反应冷淡,甚至将其视为对他战场计划的干扰,他拒绝进一步侦察鸭绿江一线的动向,也没有调整战线部署。 他计划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让士兵们回家过节,这一战略设想建立在对对手判断的严重偏差之上。 与麦克阿瑟的自信相对的是马歇尔的冷静思考,马歇尔是另一位美国五星上将,曾任陆军参谋长和国防部长,他在二战结束后被派往中国担任调停使,试图调解国共冲突。 他在中国停留了较长时间,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军事思想有较深理解,他曾多次在美国高层会议中提醒,中共军队的战斗力不容低估,他们曾打败装备先进的日本军队,又战胜国民党数百万正规军,这样的军队不是表面看上去那样简单。 他还指出,中国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对邻国的道义认知,中国不会眼看朝鲜被击败而无动于衷,这些分析都基于他长期积累的观察和研究。 10月中旬,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渡过鸭绿江,行动悄无声息,尽量避开美军的空中侦察,部队以小股为单位穿越山地,利用夜晚行军,白天隐蔽伪装。 他们多数来自曾经参加辽沈、平津等战役的老部队,具有丰富的山地作战和夜战经验,志愿军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携带轻便武器进入战场,后勤保障主要靠肩挑背扛,缺乏空军和重火力支援。 他们面对的是拥有绝对空中优势和先进火炮系统的美军,但士兵战斗意志坚强,纪律严明,目标明确。 11月初,志愿军在云山与美军首次交火,第39军凭借灵活机动的战术,在夜间突袭美军骑兵第一师第八团,这支美军王牌部队在未能发挥远程火力优势的情况下,被志愿军逐步围困,损失惨重。 这场战斗让美军首次意识到中国军队已经参战,但麦克阿瑟仍未改变既定战术,他继续推进“感恩节攻势”,计划11月24日向朝鲜北部发动全面进攻。 11月25日,志愿军发起第二次战役,大规模部队从多个方向展开反击,采取夜间穿插、分割包围的战术,重创美军及其他联合国军队。 特别是在清川江地区,美军第八集团军被打得溃不成军,大量装备在严寒和混乱中被遗弃。 美军不得不在零下四十度的气温中仓皇撤退,战线迅速退回至三八线附近,这场战役不仅打破麦克阿瑟原本的圣诞计划,也直接暴露他轻敌误判所带来的巨大风险。 随后,麦克阿瑟建议扩大打击范围,甚至主张动用核武器,这个提议遭到白宫的强烈反对,总统杜鲁门担心战争升级至全面冲突,影响全球战略布局。 1951年4月,麦克阿瑟被正式解除职务,他回国后发表演说,但始终未能重返权力核心,他的军事生涯也在这次失败中画上句号。 这场战争表明,武器不是决定胜负的唯一因素,判断失误往往比装备落后更致命,麦克阿瑟的失败不是因为战术不高明,而是因为过度依赖个人经验和荣誉,对新的对手缺乏应有的尊重和了解。 他低估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也忽视了马歇尔等人的冷静分析,历史最终给了这位“常胜将军”一记沉重的教训,也给后来人留下了值得深思的案例。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红色文化网——“联合国军”三任司令谈朝鲜战争:中国人是勇士
“只要中国人敢参战,我将让只靠步枪作战的中国人尸横遍野,将整个战场变成屠场!"1
如梦菲记
2025-07-14 11:53:0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