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女教师朱世君被特务抓捕,在押送往渣滓洞的途中,押送人员李朝成是打入敌

如梦菲记 2025-07-14 13:53:07

1949年,女教师朱世君被特务抓捕,在押送往渣滓洞的途中,押送人员李朝成是打入敌人内部的地下党,他想趁其他人不注意想要将她放走,没想到朱世君坚决不肯:“潜伏不容易,你不能暴露,党更需要你!”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9年春,重庆尚未解放,局势紧张,女教师朱世君被军统特务抓捕后,押送至渣滓洞,在押解的路上,押送队伍行至山间小路,气氛一度松懈。   同行的押解人员李朝成,是早年受过朱家恩情的旧识,实际身份是一名潜伏在敌人内部的地下党员,他悄悄解开朱世君手上的绳索,想趁乱放她离开。   朱世君用眼神制止了他,没有任何迟疑,她知道,这个人混入军统多年,身份一旦暴露,整个地下系统将受到牵连,即便知道面前是一条生路,她也没有迈出那一步。   朱世君出生在四川开县铁桥乡的一个穷苦家庭,家中兄妹众多,生活清贫,父亲是个私塾先生,屋里只有几本旧书,饭桌上常常只有稀粥和野菜,她从小聪明好学,喜欢读书,却因家境艰难,一度被迫辍学。   十二岁那年,她自己挨家挨户借钱,凑出几块铜板,只身跑到镇上报考四川省立万县师范学校,并幸运地拿到了公费名额,在学校里,她第一次接触到革命书刊和进步思想。   教室里挂着手绘的宣传画,晚上宿舍里常能听到同学低声讨论时局,朱世君渐渐明白,知识不仅能改变个人命运,更能唤醒更多人。   她的思想迅速成长,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她拒绝了家中早早为她安排的婚约,决定自己掌握人生的方向,毕业后,她没有选择城市安稳的教师职位,而是回到家乡,投身教育一线。   当时的开县,民风保守,妇女地位低下,朱世君担任太平乡中心校校长后,用自己的方式改变现状。   她一边教学生唱《黄河大合唱》《松花江上》,一边在课后组织女学生识字,还带着她们讨论妇女解放、社会变革等话题,她亲自管理图书室,引导学生阅读进步书籍,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她与进步教师合作,加入地下组织领导的“开县民主联合会”,她带头参加罢教,反对国民党的“饥饿政策”,她发动学生排演街头快板剧,揭露恶霸肖洪九欺压百姓的事实。   在群众的支持下,肖洪九最终在选举中落败,国民党特务多次试图抓捕朱世君,但都被群众阻拦,未能得逞。   1947年,她调回铁桥乡小学任教,这是一片偏远地区,地方势力强大,她带领教师和学生整顿校园风气,反对地痞骚扰。   年底,陈化文回乡探望时,提到游击队缺粮,朱世君毫不犹豫地带他到家中的粮仓,把原本准备做嫁妆的八石黄谷全部捐出。   1948年,重庆地下党遭到严重破坏,川东起义失败,特务大规模搜捕地下党员,朱世君早被盯上,成为重点对象。   她暂时躲到亲戚家,但思念学生,不顾劝阻悄然回到学校,4月的一天清晨,学校被包围,她正在备课,被特务逮捕后双手反绑押往重庆。   渣滓洞的牢房潮湿昏暗,环境恶劣,朱世君没有被打垮,她带领狱友学习文化,传唱《囚歌》,竹签、粉笔、稀粥、破布,这些都是她继续教育的工具。   她用粉笔在墙上写字,手脚因脚镣磨破出血,只用布条简单包裹,仍坚持教学,她省下口粮照顾体弱的难友,声音微弱却让整个牢房有了一丝希望。   她曾给哥哥写信,说自己已做好准备,不怕牺牲,信中没有一句抱怨,只有坚定,她相信,总有人会继续这条路,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三天,渣滓洞发生大屠杀。   朱世君与数百名政治犯被枪杀,遗体被焚烧,后来有人在废墟中找到她的遗物,一支断裂的粉笔和一张未批完的学生作业本。   她的名字被写进烈士名单,她的故事被后人铭记,她的一生没有拿过枪,却用粉笔和歌声参与了另一场战斗。   她拒绝了生的机会,只为了让潜伏者继续完成使命,在最黑暗的地方,她是一点光,她走的时候才二十九岁,但她留给这个世界的,远不止这短暂的年岁。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李朝成——百度百科

0 阅读:1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