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事迹因为太过于匪夷所思,至今无人敢拍成电影,一生中9次荣获特等功,四次被毛主席接见,400万解放军中只此一人。 1924年,张英才出生在山西万荣县一个普通的农家,那时候的中国,到处都是打仗的,老百姓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1938 年春天,临汾、运城被日本鬼子占了,战火一下子烧到了他的家乡。 他亲眼看见日本兵把村子里的房子烧得精光,把抓到的老百姓当成练习刺杀的靶子,用刺刀活活捅死。 那些血淋淋的场面,让他对日本人恨得咬牙切齿,15岁那年,张英才再也忍不住了,偷偷跑出去参加了八路军。 一开始他在115师学兵队学习,后来到八路军总部宣传队当宣传员,再后来就到了太岳军区57团,从普通战士慢慢成了连长、指导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英才跟着晋冀鲁豫军区四纵队接着打仗,从连指导员、连长,一直做到营长、团参谋长,上党、吕梁、陇海这些大仗,他一个都没落下。 1945年8月,阎锡山听了蒋介石的话,带着国民党军向上党解放区打过来,想抢抗战胜利的果实。 党中央下令,晋冀鲁豫军区一定要把这些敌人消灭掉,上党战役刚开始没多久,张英才所在的连队就跟着大部队包围了长治。 要打下长治,必须先拿下周围的关隘,他们团的任务是主攻北关,张英才连要插进北关,一直冲到城门口,把敌人的进出路堵死。 进了关,副连长带着一排往右边搜索,张英才带着二排、三排顺着大街直奔城门,他们都摸到敌人鼻子底下了,敌人居然还没发现。 张英才赶紧让部队占领街上的房院,控制住高点,把老街道堵上,再开辟出新通道。 可就在堵街道的时候,出了岔子,有个战士拆门板,不小心弄出了响声,被城门外楼房上的敌人听见了。“谁?干什么的?口令?” 敌人在楼上大喊。 连队里有个排长,怕是不是自己团合围的兄弟连队过来了,万一打起来误会就糟了,赶紧随口把口令说了出去。 话刚落音,敌人的子弹就像雨点一样射了过来,手榴弹也一颗接一颗地扔下来。 张英才一看,赶紧喊大家就地还击,一阵猛打之后,楼上的敌人就乱了套,有的躲起来不敢动,有的四处乱跑,不到10分钟,楼上的敌人就被全干掉了。 打掉楼上的敌人,张英才带着部队顺着大街冲进去,占领了几座院子,开始攻打街东高楼里的敌人。 可这时候,其他连队还没全都到位,他们背后的北星阁高地还在敌人手里,先冲进来的兄弟连队也没把敌人完全围住,张英才连一下子被夹在中间,三面都有敌人。 天刚亮,敌人果然就朝他们的阵地开枪了,正面一打响,三面的敌人都朝房顶上的二排两个班扫射,子弹打得战士们抬不起头,根本撤不下来。 敌人停火后,几幢高楼安安静静的,张英才却觉得不对劲,估计敌人是要组织反扑,赶紧让大家在墙上挖枪眼,准备封锁敌人冲锋的街道。 太阳刚出来,西北边一个师的敌人,加上北关的保安团,在几十门大炮的掩护下,就朝他们冲了过来。 张英才带着战士们躲在房里,一动不动,等敌人乱糟糟地冲到有效射程内,他大喊一声 “打”,大家一起开火,一下子就把敌人打退了。 敌人冲了好几次,都被打了回去,可还是不死心,又组织了更大规模的进攻。 就在敌人准备大规模反扑的空当,张英才赶紧让大家改进工事。 后来,纵队的战士打下了北关的北星阁高地,敌人更想突围了,拼命冲击张英才连的阵地,用重机枪把墙上的枪眼全封住,还派敢死队往枪眼里扔手榴弹,想把他们全炸死在房子里。 可他们哪想到,张英才早就带着部队躲进了暗壕,还能从贴近地面的枪眼里狠狠打他们。 敌人两次大规模冲锋都失败了,才发现张英才连战壕下的暗枪眼,就派爆破组来炸,可每次爆破手还没靠近,就被战士们打死了。 从早上打到下午,正面的敌人一直没冲过来,分水岭上的敌人见正面打不动,就从右后方派了大批兵力压过来。 张英才一看情况紧急,马上让一排长带一个班长绕到敌人后面去,两个人跑到房西角的大树下,端起机枪一阵猛扫,房顶上的敌人转眼就被打了下来。 房下的两个班趁机冲出去,把剩下的敌人全收拾了,还缴获了不少枪支弹药。 从早上打到天黑,张英才连打退了敌人22次进攻,打死300多个敌人,阵地始终没丢。 战后,纵队在火线战报上表扬他们,还授予九连“铁的九连”称号。 张英才这辈子,参加了上百次战斗,9次立特等功,3次被评为特等战斗英雄,还4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 他能有这么高的成就,是靠那股子不服输的劲,靠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靠在战场上磨练出来的智慧和勇气。 现在的和平日子,都是像张英才这样的英雄们用命换来的,这样的英雄,我们永远都不能忘。
他的事迹因为太过于匪夷所思,至今无人敢拍成电影,一生中9次荣获特等功,四次被毛主
断代史鉴
2025-07-22 00:08:06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