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芯片断供更可怕!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毫不客气地表示:“关键技术都在我们手中,若我

微笑着前行 2025-09-30 16:24:50

比芯片断供更可怕!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毫不客气地表示:“关键技术都在我们手中,若我们决定切断大陆芯片供应,他们将束手无策!”不仅如此,他再一次强调:“我的身份一直是美国人,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这番话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微妙的当下,瞬间引发热议。而比亚迪总裁王传福那句“芯片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则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解读这场技术博弈的另一个视角。 ​​张忠谋敢说这样的话,核心底气来自台积电在芯片代工领域的统治力。作为这个行业的开创者,台积电如今在高端芯片制造市场几乎没有对手,全球那些最核心的AI芯片、手机芯片,大多要靠它生产。 张忠谋的底气并非凭空而来,其个人经历与行业浪潮的叠加,塑造了他对技术霸权的绝对自信。他早年赴美深造,毕业后长期任职于德州仪器,深谙半导体产业的技术逻辑与商业规则。1987年,已近六十岁的张忠谋回到中国台湾创办台积电,正是抓住了1990年代西方国家制造业转移的机遇,借PC与智能手机浪潮迅速站稳脚跟。 台积电的统治力建立在持续数十年的高强度研发投入之上。从2011年到2023年,其研发投入从11.18亿美元飙升至59.56亿美元,每隔7年便实现翻倍。这种“拼命投入研发—提高技术壁垒—产品贡献收入—再投入研发”的循环,让其陆续攻克20nm至3nm的制程难关,如今更向着2nm进军。 技术优势直接转化为市场霸权。2024年第二季度,台积电在全球晶圆代工市场的市占率高达62%,是第二名三星电子的近五倍。到2024年第三季度,其先进制程芯片收入占比已接近七成,3nm芯片占比更是飙升至20%,这使其市值在当年10月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即便如此,台积电的技术护城河也并非无懈可击。摩尔定律逼近物理极限,单纯资本投入的收益已逐步减弱,而生产先进制程所需的EUV光刻机不仅单价高达1.5亿美元,且长期被ASML垄断[__LINK_ICON]。为此,台积电在2025年启动旧厂精简计划,整合产能并自研EUV光罩薄膜,试图通过关键配套技术突破降低外部依赖。 张忠谋强调自身美国身份的背后,暗藏着台积电与全球产业链的深度绑定。其上游依赖ASML的光刻机,下游服务苹果、英伟达等美国科技巨头,这种生态位使其在技术封锁议题上拥有强硬立场。但他或许忽视了,大陆市场的需求与自主研发的韧性正在重塑格局。 2025年的数据显示,大陆芯片产业总市值已超5.3万亿元,寒武纪等企业通过差异化布局实现营收暴涨,推动国产芯片在智能驾驶等领域快速渗透。中芯国际虽研发投入与台积电差距显著,却已在成熟制程领域实现稳定供应,这恰好印证了王传福“芯片是人制造”的判断。 从产业本质看,张忠谋的言论揭示了技术垄断的现实,但也倒逼大陆加速产业链自主化。半导体产业从来不是单点博弈,而是整个生态的竞争,当研发投入持续加码、技术突破不断出现,所谓“束手无策”的论断终将被打破。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
微笑着前行

微笑着前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