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孙占元唯一的妹妹在时隔40年之后,第一次来到沈阳烈士陵园为哥哥扫墓。妹妹哭着对众人说,当年哥哥9岁时,父母就都去世了,是哥哥带着她讨饭长大的。 孙占元当兵就是机枪手,后来当机枪班长,排长。听他的战友讲,他这个人机枪玩的特别好,平常聊天,别人问孙占元有啥夙求?他说“我一辈子没有穿过皮鞋,如果能穿上皮鞋到天安门前照张相,我牺牲了,我没有遗憾了!”后来,他的战友易才学真的给他送了一双皮鞋去河南林县孙占元纪念馆。 孙占元的童年,是旧中国底层百姓苦难的缩影。1925年,他出生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9岁时父母双亡,他便用瘦弱的肩膀扛起照顾妹妹的责任。在那个战乱频发、灾荒不断的年代,兄妹俩只能靠沿街乞讨度日,寒风里蜷缩在破庙角落,饥肠辘辘时啃咬难以下咽的糠麸,这些苦难经历不仅没有磨垮他,反而让他对“安稳生活”和“国家太平”有了更迫切的渴望。 1946年,21岁的孙占元报名参军,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战士。他深知,只有国家强大,像他这样的穷苦人才不会再受欺凌,因此训练时格外刻苦。从普通士兵到机枪手,再到机枪班长、排长,每一次晋升背后都是无数汗水的积累。战友们回忆,孙占元对机枪有着近乎“痴迷”的钻研,无论是分解组装还是精准射击,他的速度和命中率在部队里始终名列前茅,甚至能在夜间无照明条件下,仅凭手感完成机枪的维护与调试。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爆发,孙占元所在部队负责坚守597.9高地。战斗打响后,他带领突击排向敌军阵地发起冲锋,途中被敌人炮火击中右腿,膝盖以下被炸断。即便如此,他仍趴在地上指挥战斗,用机枪压制敌军火力,还亲手炸毁了敌人两个火力点。当弹药即将耗尽、敌人再次反扑时,他毅然拉响最后一颗手雷,与冲上来的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7岁。这场战斗中,他带领的突击排共歼敌100余人,为部队后续进攻扫清了关键障碍,战后他被追授“一级英雄”称号,其所在部队也为他追记特等功。 孙占元牺牲后,战友们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除了几枚军功章和一本磨损的笔记本,再无其他贵重物品。笔记本里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简单的训练记录和对妹妹的牵挂,其中一页写着“等打完仗,带妹妹去北京,看看天安门”,字里行间满是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而他生前“穿皮鞋、天安门前照相”的夙愿,成了战友们心中难以释怀的遗憾。 1984年,河南林县建立孙占元纪念馆,曾与他并肩作战的易才学特意赶到北京,买了一双崭新的皮鞋送到纪念馆。易才学在纪念馆的留言簿上写道:“占元,当年你没完成的心愿,我们帮你圆了,这双皮鞋,替你‘站上’了向往的土地。”如今,这双皮鞋静静陈列在纪念馆展柜中,鞋面上的光泽虽已褪去,却成了孙占元朴素愿望与英雄精神的见证。 从讨饭少年到战斗英雄,孙占元的一生短暂却厚重。他对妹妹的手足情深,对国家的忠诚担当,对和平的简单向往,都让这位英雄更显真实可感。他用生命践行了军人的使命,而他的故事,也始终提醒着后人:如今的安稳生活,是无数像孙占元这样的先烈用鲜血换来的,这份恩情永远不能被遗忘。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992年,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孙占元唯一的妹妹在时隔40年之后,第一次来到沈阳
微笑着前行
2025-09-30 16:25:01
0
阅读:56
秋天的骑兵
英雄到牺牲的时候也没留下一张照片,现在的照片是根据后来战友回忆的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