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第一位性学家,主动公开行房过程,鲁迅说他的主张要到25世纪才能实现,那他

地缘历史 2025-10-05 09:47:30

他是中国第一位性学家,主动公开行房过程,鲁迅说他的主张要到25世纪才能实现,那他最后怎么样了?   1926年,北京城,一本叫《性史》的书刚一出版,街头巷尾骂声就没停过。   可谁也没想到,这本被骂成“淫书”的东西,其实是中国第一份性学研究报告。   而那个写书的人,不是无名小卒,而是北大哲学教授、翻译家、社会改革者——张竞生。   他是最早喊出“性教育不能靠捂”的人,也是真正把“计划生育”写进政策建议书的人。   可等来的不是掌声,而是牢狱、禁书、流放,直到死前都被骂成“文妖”、“性博士”。   他的一生,活得太早,也毁得太彻底。   事其实早在更早的时候就埋下伏笔。   1919年,他还在法国留学,拿到博士学位后没回家,而是跑去欧洲各国“考察人性”。   那时候他读卢梭、看弗洛伊德,还跟一位法国女作家有过一段短暂恋情——这段经历,彻底改变了他。   他说,性不是肮脏的,是科学、是艺术、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需求。   所以回国后,他一反常态地没有去做高官,而是进了北大,专门开课讲逻辑学、美学,甚至试图把“性学”变成一门正式学科。   可问题来了,那是个什么年代?   还是穿长衫讲礼教的民国,还是“谈性色变”的社会。   他在课堂上说“性启蒙应该从小学开始”,在报纸上写“婚姻不等于爱情”,甚至公开说“胸是美的,束胸就是反人类”。你说他不被骂才怪。   但他没退,反而越搞越猛。   1925年,他在报纸上登启事,公开征集“性经验”。   结果上百封信雪片般飞来,里面写着第一次自慰、初夜经历、甚至性冷淡的心理挣扎。   张竞生挑了七篇,写了几万字的序,配上按语,编成《性史》,由光华书局出版。   这本书,炸了。   有人看完说他是“性启蒙的鲁迅”,也有人说他“败坏社会风气”。   南开校长张伯苓直接上书公安局请求查禁,孙传芳更是一怒之下下令“全线封杀”。   《性史》成了全国最早被禁的学术著作之一,张竞生也从教授变成了“卖春博士”。   鲁迅当时看了这书,没骂他,反而私下说:“他的主张要到25世纪才能实现。”   但他也知道,这人怕是要完。   果然,张竞生被北大停职,书店被查封,女助手被遣散。   他先是逃去上海开“美的书店”,继续卖被查封的书,后来又跑到国外,翻译《忏悔录》、写美学专著,好像试图洗白自己。   可无论他走到哪里,“性博士”的帽子都摘不掉。   30年代,他回乡搞乡村建设,修水利、办学校、养蚕种田,办得有模有样。   但谁也不敢公开说他好,怕惹麻烦。而他自己,也再没提过《性史》这事。   那本书,被他锁进了老宅的木箱子里,连家人都不许碰。   新中国成立后,他当过救灾主任、文史馆馆员,偶尔写点小文章。   可195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初议时,没人提起他曾在1920年就提出“每对夫妻最多两个孩子”。   他提早了整整三十年,却一个字都没写进历史教材。   再后来,“反动权威”、“资产阶级腐朽学者”、“淫秽书作者”这些标签统统贴到他身上。   他被赶回饶平县的老家,住在一间破旧土屋里,白天下地劳改,晚上抄检查材料。   1970年,他在一场脑溢血中死去,无人吊唁,无人送行。   那年,他82岁,和世上大多数人一样,死得悄无声息。   可几十年后,他的书悄悄再版,《性史》这三个字,终于不再是禁忌。   他当年提的“计划生育”、“性教育”、“女性解放”,全都成了国家政策。   甚至连他倡导的“风俗调查”方法,也被现代社会学拿来当教材。   可如果你认真翻过他写的那些东西,会发现他其实只是想让人们敢于直面内心,敢于谈爱、谈身体、谈性。 他没想毁灭传统,只是想让它进化。

0 阅读:56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