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荷兰不顾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对,执意卖给台湾2艘潜艇,合约总值3.7亿美元 。这两艘潜艇为改良型旗鱼级柴电潜艇,台湾将其命名为“海龙”号和“海虎”号。目前仍在服役,但状况不佳,存在诸多问题。超龄服役多年,艇体老化,性能落后,所配鱼雷已经停产,台军剩余鱼雷数量有限,不敢随便在演训中使用 。 当时欧洲造船业一片萧条,荷兰国内经济危机闹得凶,失业率高得吓人,RSV 造船厂早就快揭不开锅了,急需一笔大订单续命。台湾正好凑上来,毕竟当时台军手里的两艘美国潜艇还是 40 年代的老古董,早到了潜下去可能就浮不上来的地步,急着换装备。 荷兰议会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普勒主动找上门,跟台湾说 “我们船厂快撑不住了,卖潜艇给你,大家各取所需”,这话里全是钱的味道。 为了遮人耳目,荷兰政府还搞了两套说辞:一是让船厂直接跟台湾签约,自己假装不知情;二是逼台湾额外买等值的液态瓦斯设备,把军售包装成 “工业贸易”,合约总值 3.7 亿美元,在 1981 年可不是小数目,要知道当年中国全年进出口总额才 440 亿美元,这单生意够荷兰造船厂活好几年了。 但他们显然低估了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底线。1972 年中荷才刚把代办级关系升为大使级,结果荷兰转头就踩红线。中国驻荷大使馆第一时间发照会抗议,明确说这违反了建交公报原则,可荷兰内阁铁了心要赚这笔快钱,1980 年 11 月就偷偷通过了出口许可。 更讽刺的是,荷兰议会下院后来以 77 票对 70 票否决了交易,可政府根本不管,拿 “创造就业” 当挡箭牌,1981 年 2 月硬是重申要卖,直到反对党提出的不信任案没通过,这单生意才算定下来。 中方的反制来得又快又狠,1981 年 2 月 27 日直接召回大使,把荷兰大使也赶了回去,5 月 5 日干脆把关系降回代办级,这在外交上已是非常严厉的惩罚。 要知道代办级和大使级差着好几个档次,意味着两国官方往来几乎停摆,经贸合作自然跟着受影响。 荷兰本以为能两头占便宜,结果发现根本得不偿失,RSV 造船厂在造潜艇时还爆出财务危机,台湾不得不掏更多钱填窟窿,甚至派人去荷兰盯着生产,说好的 “赚钱生意” 变成了烫手山芋。 更可笑的是那两艘所谓的 “改良型旗鱼级潜艇”,根本不是新造的,就是在 70 年代老潜艇基础上改的,1986 年 “海龙号” 才下水,1987 年运到台湾,等到 “海虎号” 服役都 1988 年了,折腾了七年才交货。 而且这俩家伙纯属 “中看不中用”,现在舰龄快 40 年,早该退役了,却被台军逼着延寿到本世纪 30 年代。服役这些年更是事故不断,2001 年 “海虎号” 吊鱼雷时撞坏雷鼻,同年还在 150 米水深撞了海底砂坝,声呐罩撞得稀烂。 2003 年 “海龙号” 两次试射鱼雷,全都是导线断了脱靶,一次被渔民捡回来,一次差点反过来击中自己。 2009 年更离谱,“海龙号” 出操时艇长被大浪卷走失踪,直到后来才找到遗体,台军这才规定上甲板必须穿救生衣。 现在更惨,配套的 SUT 鱼雷早就停产了,台军手里只剩 100 多枚,演训时都不敢随便用,生怕用一枚少一枚,潜艇下潜深度还被锁在 50 米以内,这哪是作战装备,简直是移动的靶子。 荷兰很快就尝到了苦果,1983 年台湾想再订四艘潜艇,荷兰政府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实在不想再惹麻烦。1984 年 2 月赶紧承诺不再批准向台售武,也不给新的出口许可证,中荷才恢复大使级关系。 我们早就在 1981 年就点透了:“中国人民的尊严决不容侵犯,任何人以为中国会拿原则作交易,那就大错特错了”。 荷兰这波操作,说白了就是为了短期利益挑战中国核心利益,最后不仅没捞到好处,还丢了外交信誉,反观那两艘潜艇,成了台军手里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废物,也算给这场闹剧划上了最讽刺的句号。
1981年荷兰不顾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对,执意卖给台湾2艘潜艇,合约总值3.7亿美元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0-14 19:23:37
0
阅读:52